407 異軍突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結果,德約科維奇在2011賽季迎來全面爆發,拿下三座大滿貫冠軍,一方面塞吉奧塔齊尼的市場份額猛增,結果品牌工廠卻沒有跟上供應鏈,導致沒有能夠快速佔據市場。
另一方面,他們卻無力支付德約科維奇的“賽場獎金”,違法合同協議,以至於2012年年初,雙方鬧得非常不愉快,德約科維奇場外申請解約。
然後,德約科維奇就轉投優衣庫旗下。
這就是網球品牌市場競爭最真實也最血腥的寫照——
因為除了球鞋和球拍之外,球衣本身並沒有特別難度,而且職業網球賽場對於球員的球衣要求並不嚴格:
威廉姆斯姐妹每年都身穿自己設計的球衣登場,納達爾剛剛出道時候的無袖衫和中褲也被稱為“海盜衫”,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太誇張的奇裝異服,賽場都是允許的,所以只要是服裝品牌都能夠生產製造。
自然而然地,網球球衣品牌也就是百家爭鳴。
其中,法國鱷魚是“網球衫”的起源。
法國鱷魚,是由法國傳奇名將雷內拉科斯特(ReneLacoste)建立的,“Lacoste”本身就是鱷魚的意思。
在二十世紀初,網球球員一般都是穿著長袖襯衫、繫著領帶打球,運動非常不便,拉科斯特率先對傳統發出挑戰,在比賽中穿上了短袖針織衫,後來又演變成為現在的POLO衫和網球衫,這才是真正的鼻祖。
除了官方贊助法網四十年之外,鱷魚也一直和網球球員保持親密合作,包括安迪羅迪克和斯坦瓦林卡。
不過,羅迪克在美網奪冠的時候,身穿的是銳步球衣;瓦林卡在澳網奪冠的時候,已經轉投尤尼克斯的旗下,至今為止,鱷魚贊助的球員還沒有能夠身穿鱷魚球衣登頂過單打大滿貫冠軍。
近年來,鱷魚被指責推陳出新的速度太過緩慢,落後於時代,漸漸已經與主流脫軌,他們也已經很久很久不曾迎來全新代言人了,但鱷魚集團內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目前他們的高層正在進行內部鬥爭,準備換血。
按照高文所熟悉的歷史軌跡,2015年年初,新任執行長蒂埃裡吉貝爾(ThierryGuibert)走馬上任,在他的領導下,不僅讓品牌設計更加年輕更加青春,而且也主張在網球賽場投入更多資金。
一直到2017年六月,鱷魚正式簽約德約科維奇,然後又簽約了梅德韋傑夫,開創了一個全新時代。
吉貝爾提到過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華夏市場,他認為這片市場擁有巨大潛力,但鱷魚的定位依舊是中高階路線,希望能夠讓華夏消費者們看到鱷魚,就將品牌與網球、紳士、優雅等等標籤聯絡起來。
可以肯定的是,進軍華夏市場一直都是鱷魚的重要策略之一。
重新回到現在這個時間點,2014年的八月,鱷魚依舊在內部動盪著,保守派和革新派的角力還沒有決出勝負,所以,即使在美網期間察覺到了變動浪潮,但他們依舊保持著觀望姿態,沒有輕舉妄動。
然而,亞馬遜的那隻小蝴蝶扇動翅膀,雖然沒有能夠改變貝麗斯輸球的命運軌跡,卻成功打動了諾克斯。
查理諾克斯,這位北美地區市場部高管,顯然是革新派代表,迫切期待著開啟年輕人市場,如果還可以順帶開啟華夏市場,那就再好不過了,特別是今天在現場觀看高文的比賽又近距離和高文接觸過之後,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以高文作為支點,他們是否能夠撬動整個網球市場的既定版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