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伯萊利的回球非常聰明,看似半場球,但旋轉和落點都限制住高文,即使高文順利拍馬趕到,但位置並不好,身體重心明顯沒有能夠控制住,表面看起來是一個機會球,但變化多端的旋轉卻隱藏著諸多風險。

而且,伯萊利的移動也非常狡猾,利用自己的虛假移動干擾高文的判斷,在防守端製造出無形壓力。

簡單來說,這不是機會。

正常的話,過渡一拍,巧妙地打亂伯萊利的防守節奏,等待伯萊利再次回球過來,然後再尋覓進攻機會,這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但同時也是伯萊利希望達到的效果,因為他就是紅土球員,習慣性地拉鋸戰。

經過前面四盤的對決,高文對於伯萊利的回球意圖已經有了足夠了解,他知道自己需要打破伯萊利的習慣局面,哪怕這意味著高文需要搶先一步冒險出手進攻。

所以——

高文全速狂奔,達到極限的腳步只是勉強到位,擊球動作也跟著扭曲起來,很難做完整,但高文依舊沒有選擇過渡一拍。

反正,自己手握兩個破發點,在第一個破發點上可以大膽一些冒險一些,勇敢地打破僵局。

然後就可以看見高文在腳步不夠的情況下,上半身探了出去,幾乎就是用手臂的力量夠著嘗試擊球。

但高文想要的就是這個:搶先一拍。

以往,高文是透過上前一步的方式搶上升點,突然提速;現在腳步不到位,於是就用上半身的延伸來搶節奏。

驚濤駭浪的顛簸之中,高文的動作非常堅決也非常果斷,哪怕上半身無法發力,手臂和手腕的力量也狠狠一勾。

砰!

整個上半身猛地推送出去,揮臂大回環的速度提升到極致,下一秒就可以看見——

嗖。

網球化作一道光影,因為速度達到極致而產生一種消失不見的錯覺,宛若一陣狂風朝著斜線大對角衝了出去。

狂風,獵獵!

伯萊利一驚。

明明不是機會,但高文強行出手進攻打破平衡,剎那間整個回合球的節奏就已經被破壞,他的腦海裡馬上敲響警鐘。

蹬蹬蹬!

蹬蹬蹬!

伯萊利第一時間就已經啟動,朝著自己的左側橫向衝刺,全力以赴地奔跑速度已經提升到了極致,就好像站在懸崖邊上一般。

然而。

一點點,就差一點點。

高文的回球落點恰恰與伯萊利相反,壓得非常非常深,直接壓在底線的大三角之內,將場地的角度利用到了極致,又深又重的網球就這樣直接躥出去,潛在的回球空間已經壓縮到理論層面的最小。

伯萊利已經全速狂奔,但高文往前探的那一個動作卻打破平衡,網球的飛行速度已經超出伯萊利的預期,整個人飛撲出去,卻終究還是差了一點點,腳步踉踉蹌蹌之間朝前揮了一拍,試圖撞撞運氣。

但……還是差一點點。

“比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