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發球機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啪。啪。
高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這場比賽顯然和任何比賽都不一樣。
一方面是來自大滿貫的感受。
整個阿瑟阿什球場的空間感截然不同,連帶著擊球的手感和移動的腳步都需要調整,特別是今天球場上座率不高,看起來也就坐了不到五分之一的模樣,越發放大球場的空曠感,就連擊球聲音都不太一樣。
一切對高文來說都是新鮮的、陌生的,他需要時間適應。
一方面則是來自伊斯內爾的壓力。
伊斯內爾的整個比賽節奏還是蠻快的,不僅是ACE球乒乒乓乓砸過來就結束戰鬥,分與分之間的銜接也非常快,渾身上下都透露出一種遊刃有餘的自如,這也使得比賽程序一直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就好像給丟入甩幹機一般。
沒有留給高文太多喘息和調整的空間。
開場以來,其實回合球並不多。
和往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高文需要花費時間適應場地、適應氛圍,以至於沒有時間在伊斯內爾的發球局裡發起試探,經驗的缺乏讓高文被動地捲入伊斯內爾的比賽節奏裡。
高文策略性地將更多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發球局裡——
牢牢銘記,面對伊斯內爾,丟掉一個發球局,可能就是丟掉一盤,只有保住自己的發球局,才能夠創造更多可能。
同樣,伊斯內爾的比賽策略始終就是穩紮穩打地鞏固自己的發球局,至於對手發球局,則是嘗試延續一些回合球,看看能否尋覓到機會。
如果尋覓不到,他也不會改變戰術地尋找其他可能,反正只要保住自己的發球局,然後進入搶七決勝就是了。
伊斯內爾的比賽,從來都不缺少搶七,這就是他的比賽風格。
正是因為如此,目前為止的比賽程序都波瀾不驚,兩名球員都沒有能夠在對方發球局裡尋找到什麼機會。
剛剛局間休息的時候,高文冷靜下來認真想了想,他意識到自己還是太保守了——
本來,他就是發起衝擊的挑戰者,如果不主動打破平衡,那麼雙方中規中矩地保住發球局,然後一路進入搶七,屆時伊斯內爾的經驗和實力就能夠輕而易舉地佔據上風。
看看伊斯內爾的閒庭信步就知道了,他非常滿意這樣的比賽程序。
而且,開場到現在為止,他自己的比賽風格完全沒有打出來。
雖然三個發球局全部保住,但擊球就是中規中矩,再加上伊斯內爾沒有不依不饒地糾纏,回合球沒有僵持起來,也就這樣規規矩矩地保住了,什麼變線什麼調動什麼花樣全部都無影無蹤。
如此這般持續下去,他肯定沒有機會。
如果想要擊敗伊斯內爾,至少應該形成對抗,他就應該爭取打亂伊斯內爾的節奏,在來來回回之間追求主動權的掌控,打破伊斯內爾的擊球舒適區域,迫使伊斯內爾也要混亂起來才行。
踮腳、屈膝、蹬地、跳躍。
高文全神貫注地注視著伊斯內爾的發球動作,膝蓋如同彈簧一般在原地輕輕跳躍著,保持著重心的活躍。
然後就可以看到伊斯內爾——
拋球、蹬地、轉體、擊球。
208厘米的身高讓伊斯內爾擁有先天的發球優勢,所以他的屈膝動作一向不太完整,擊球的時候重心也很難蹲下去。
但相較於211厘米的卡洛維奇,其實伊斯內爾的重心控制已經算是出色了。
砰!
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