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人們期待著奇蹟上演,每次冷門都是競技體育的勵志故事;但另一方面,人們都擔心著比賽質量,期待之中的強強對抗恐怕不會上演。

正是如此矛盾的心態,讓每一次冷門都迸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

但不得不客觀來說,爆冷黑馬往往都是無名小將,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缺少吸引力,他們的視線還是更多停留在被爆冷的高排位種子球員身上,畢竟這些球員身上的光環才是人們所習慣的模樣。

這次,也不例外,特別是美國媒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今年北美賽季,其實伊斯內爾開局不錯,華盛頓登頂冠軍,亞特蘭大則是亞軍,硬地實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奪冠熱門”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但接下來的蒙特利爾和辛辛那提兩站大師賽則表現明顯下滑,特別是因為腳傷困擾而在蒙特利爾首輪出局之後,他臨時申請了溫斯頓塞勒姆外卡,就是希望能夠及時調整狀態,重新回到強有力競爭者的行列。

然而,溫斯頓塞勒姆以退賽告終,進入美國網球公開賽更是直接首輪出局,各大媒體全部都是一聲嘆息。

在主流媒體看來,伊斯內爾的傷病應該還是有所影響,特別是本來就不出色的移動更是雪上加霜,此前兩週時間就已經能夠看到種種跡象了,再加上高文的超常發揮,今年美網的第一冷門也就出現了。

但也不是全部媒體都如此無趣。

“洛杉磯時報”的頭版頭條就顯得清麗脫俗。

“加利福尼亞美夢正在法拉盛上演!貝麗斯攜手高文雙雙創造歷史!”

貝麗斯來自舊金山,高文則可以算是洛杉磯出身,兩個城市都隸屬於加利福尼亞,他們的視角自然是截然不同,為兩位年輕小將歡呼吶喊,高呼著“加州青春風暴席捲紐約”,一片歌舞昇平的模樣,這讓其他讀者們也是滿臉哀傷——

這樣,真的沒有問題嗎?

可以肯定的是,整個北美大陸都注意到了新聞的橫空出世,一個是貝麗斯代表著美國夢,一個則是高文掐滅了美國夢,這冰火兩重天的極致體驗發生在同一個比賽日,也難為那些忠實的網球球迷們了。

笑不出來,也哭不出來。

不過,看看華夏主流媒體的新聞標題,卻是另外一片景象,浩浩蕩蕩地鋪天蓋地席捲開來,聲勢浩瀚。

“高文,創造歷史,男子球員大滿貫首勝!”

“贏了!”

“零的突破!”

“十八歲年輕小將高文在美網書寫歷史,擊敗十三號種子伊斯內爾強勢晉級第二輪!”

“2014年美網第一冷門,華夏造!”

“創造歷史突破大滿貫首勝夢魘的高文,到底是誰?”

“橫空出世!閃亮登場!高文的大滿貫首秀一鳴驚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