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潛力:203.76%。

賓厄姆頓挑戰賽冠軍頒獎典禮已經結束,但屬於高文的獎賞還遠遠不止一座冠軍獎盃而已,開啟系統,一眼就能夠看見令人心滿意足的數字,清晰展示著過去這一週時間裡,高文在球場之上展現出來的拼搏和奮鬥。

其實,準確來說,首輪擊敗科基納吉斯的比賽後,高文才打破瓶頸,結束這段時間以來的停滯不前,成長潛力值解除束縛,重新開始增長。

在那之後,也就是短短四場比賽,但成長潛力的增長趨勢卻是前所未有的兇猛。

從這裡就能夠直接看出,職業巡迴賽的強度確實高於ncaa,哪怕只是挑戰賽——職業巡迴賽最低階別的賽事,甚至不被認為是同一個系統,而是和希望賽一起被認為是另外一個系統,但整個強度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特別是半決賽對陣斯塔霍夫斯基、決賽對陣小茲維列夫的兩場比賽。

與最終比分無關,更重要的是,每一分的對抗都能夠感受到你來我往的火花四射,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精力才能夠拿下,精神層面和技術層面的壓力是全新挑戰,如此層面的對決就能夠讓高文初步看到職業賽事的更多內容,每場勝利的收穫都更加豐富。

自然而然地,整個成長潛力值的上升幅度也得到巨大提升。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視——

這是高文晉階職業者之後的第一項賽事,突破瓶頸之後迎來一段實力突飛猛進的暴漲期,等待適應強度之後,成長潛力值的上升趨勢必然放慢腳步,然後又慢慢回到以往的增長勢頭,再又緩緩邁向瓶頸期。

203.76%的成長潛力就是對高文賽場之上拼搏努力的最好體現。

而且,成長潛力值之外,嚴峻比賽的考驗也必然帶來自然提升。

精神屬性足足自動增長了兩點!

雖然身體屬性和技術屬性都沒有變化,但精神層面經受住一次又一次衝擊,並且在決賽對陣小茲維列夫的比賽裡發揮出強大的控制力和堅韌的意志力,將自己技戰術環節的優勢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於是,從80上升到82,精神屬性持續高歌猛進,一路遙遙領先。

那麼,成長潛力值又應該疊加在哪裡呢?

一種策略是,身體屬性和技術屬性分別疊加一點,齊頭並進,均衡發展,這是更安全也更保守的方式,但很快就被高文否決了。

從對陣斯塔霍夫斯基、小茲維列夫的兩場比賽來看,身體素質方面確實存在一定劣勢,但絕對沒有想象中那麼弱勢,對抗已經能夠形成僵持;而真正讓高文在兩場對決之中笑到最後的關鍵還是在於大腦。

也就是用頭腦打球。

如何運用自己的技術、如何在對抗之中尋求變化、如何在困境之中打破僵局、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

這些,才是取勝的關鍵。

高文的視線落在了技術屬性裡面的一個分項,預判。

經過實戰就能夠明白,預判對於網球來說多麼重要,從發球和接發球開始就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用預判來為自己爭取時間,同時也用預判來為自己的戰術佈局奠定基礎。

雖然賓厄姆頓只是高文的第一項職業賽事,但漸漸地,高文也已經確定了自己的比賽風格,反正他肯定不是暴力進攻的球員,比賽智慧和技術能力才是他的制勝法寶,自然而然地,在職業生涯前期就應該凸顯出自己的強項,才能夠儘快在職業賽場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