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快速!施壓!覆蓋網前!

那廂,更快!破網!穿越制勝!

“高文vs斯塔霍夫斯基”,在壓制與反壓制的強強碰撞之中,最終還是高文以更果敢更堅定的姿態勝出。

連續第三次地!斯塔霍夫斯基都出現預判失誤,完全跑錯方向,沒有任何機會,高文直接憑藉制勝分拿下。

斯塔霍夫斯基目不轉睛地盯著網球,目送著網球落在自己的場地內,距離邊線還有很遠,完美的界內球,他只能懊惱地抬頭望天,停下了腳步,然後終究沒有忍住,怒吼了一聲,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

自己的預判居然成為對手抓住的漏洞?

這確定是首次參加挑戰賽的新鮮人嗎?為什麼如此老道又如此冷靜?才第五局而已就已經掌握了比賽脈絡並且想出瞭解決辦法?

不會吧?

但斯塔霍夫斯基沒有時間細細深想,因為他現在已經需要面對破發點了。

“佔先,高。”

比賽,瞬息萬變,說的就是此時此刻的局面,看起來斯塔霍夫斯基牢牢掌控局面,轉眼之間卻已經處於劣勢。

呼。

斯塔霍夫斯基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然後就已經鎮定了下來,做好發球的準備。

和科基納吉斯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面臨危機的時候,斯塔霍夫斯基更加冷靜也更加專注,細節處理也更加仔細。

在破發點上,兩位球員的前三拍都更加仔細,雙方都沒有尋找到機會,然後回合球拉鋸戰就已經形成。

一來一回。

一來一回。

兩位球員都沒有貿然改變擊球線路,方方正正的四方球很好判斷,橫向移動之中根據慣性來回奔跑就可以了,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能夠早早到位,打破僵局的機會也遲遲尋覓不到,雙方都在持續僵持。

五拍,十拍。

十五拍,二十拍。

轉眼之間,兩位球員就已經進入二十拍的階段,然後高文的一拍回球稍稍淺一些,斯塔霍夫斯基馬上就一拍紮實的正手進攻擊打了斜線——

非常樸實無華,沒有什麼搶上升點,也沒有什麼提升銜接節奏,同樣沒有什麼旋轉,就是簡簡單單的平擊球,特點就在於,紮實、沉重、準確。

正如同斯塔霍夫斯基本人一樣,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打球。

嗖。

高文馬上就陷入被動,儘管跑動到位,但擊球空間已經來不及。

怎麼辦?

於是,高文乾脆就放棄蹬腿的力量,完全依靠著上半身扯動的力量將揮拍速度提升起來,用小臂快速刷起來,強烈的旋轉蹭蹭蹭地摩擦著球拍。

一帶一撇。

高文的手腕做出非常細膩的一個擊球動作變化,然後就在回球的時候拉出一條小斜線——

沒有全力擊球,也沒有冒然變線,而是用巧勁改變斜線的入射角。

斜線,依舊是斜線,卻如同發球一般落在發球區,落地反彈,然後高高地躥出去,又淺又薄地形成超級大角度。

一拍,斯塔霍夫斯基就迫使高文陷入被動。

同樣是一拍,高文又扭轉劣勢將斯塔霍夫斯基推入深淵。

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