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所大學在本賽季的團體賽都表現不佳,雙雙無緣全美冠軍賽,但兩位單打球員卻憑藉著出色的表現入圍單打賽,他們都是各自學校唯一參加單打比賽的球員,並且在冷門迭爆的籤表之中,來到了八強。

整體而言,迪普和阮的表現都沒有經受太多考驗,因為兩位球員在晉級途中都沒有遭遇任何種子選手,隔網相對的球員全部都是黑馬,這也使得人們很難對他們的實力狀態做出準確判斷,媒體也很難預測結果。

最終,丹尼斯阮的表現更勝一籌,擊敗迪普之後,來到了四強。

於是,下半區對陣也就塵埃落定:

“高文vs丹尼斯阮”。

從名字就能夠看出來了,這是兩位亞洲球員的交鋒,阮是越南裔美籍球員,屆時四強對決的比賽,在全美冠軍賽上也是一道風景線。

上半區的兩場對決,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兩場對決都是非種子球員挑戰種子球員。

一場,是麥克唐納德對陣黑斯奧勒森。

本場比賽堪稱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第一盤比賽,黑斯奧勒森開場就發揮出色,率先取得“3:0”的領先,但隨後麥克唐納德連追三局,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上,沒有想到黑斯奧勒森在盤末再次發力連下三局,強勢地以“6:3”拿下首盤。

第二盤,麥克唐納德發起絕地反擊,表現堪稱完美,僅僅耗時二十四分鐘就直接清盤,送出一枚甜甜圈,將大比分追平,驚險刺激、跌宕起伏的比賽程序讓觀眾都紛紛湧向這片場地,期待著決勝盤的較量。

沒有想到,麥克唐納德出現明顯的體力不支,決勝盤又差一點點崩盤,竭盡全力才挽回了一些顏面,但最終還是以“2:6”的比分送出了全場比賽的勝利,沒有能夠讓懸念持續太久,決勝盤的表現明顯下滑。

正如預料,團體賽的激烈爭奪,對主力球員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

黑斯奧勒森所在的德克薩斯大學,早早止步團體賽十六強,這也使得他們在單打賽場的體能儲備更加出色,決勝盤才能夠輕鬆勝出。

另一場,則是吉隆對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麥克拉克蘭(clachlan)。

這是一場老對手的交鋒了,因為同處太平洋十二校聯盟,常規賽就主客場交手了兩次,吉隆和麥克拉克蘭也碰面過,顯然棕熊隊是佔據上風的一方,主客場都輕鬆獲勝,唯一丟掉的一分則是來自雙打。

順帶一提,雖然麥克拉克蘭的名字看起來一點亞洲味都沒有,但他其實是日美混血兒,並且拿的是日本護照。

在上半區比賽開始之前,下半區的四強名額已經確定,高文和阮各自擊敗對手進入四強,這也使得雅典的球員都沸騰起來——

如果麥克唐納德擊敗黑斯奧勒森,然後麥克拉克蘭擊敗吉隆,那麼全美冠軍賽也就將創造全新歷史,由四位亞洲球員攜手佔據四強席位,一旦達成,無疑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經典一刻。

畢竟,全美冠軍賽,依舊代表著當下北美大陸ncaa網球的最高水平。

然而,記錄之所以難得,就是因為困難。

麥克唐納德率先與勝利失之交臂,緊接著,麥克拉克蘭也草草敗下陣來。

因為知根知底,最後一場八強戰的比賽程序非常快,吉隆持續燃燒小宇宙的表現,全場比賽只耗時四十九分鐘就已經“6:1”、“6:2”連下兩盤,輕鬆橫掃麥克拉克蘭,最後一個晉級四強。

至此,上半區對陣也火熱出爐。

“吉隆vs黑斯奧勒森”。

等等,這是否意味著……“高文vs吉隆”,也是一種選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