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正在拍球,抬起頭看了看球場另一側,薩基森正在輕盈跳躍著,用積極的姿態干擾高文的思緒,但這一招對高文來說,作用有限。

觀察了薩基森的站位之後,高文就收回了視線,只有薩基森依舊如同跳蚤一般胡亂跳躍著。

拋球,屈膝,蹬地,轉體,揮臂。

整個發球動作流暢而舒展,一氣呵成,然後球拍與網球的撞擊就撕碎了滿地的金色陽光,剎那間散落開來,如同煙花盛開。

網球就朝著外角飛出去。

標準的外角發球,角度沒有刻意撕開,就是瞄準外側發球線而已。

薩基森的反應非常及時,條件反射地快速移動,第一時間就兩個大跨步順利到位,身高還是發揮了作用。

但是薩基森還在引拍的時候就意識到了不妙——

太快了!

這一記發球,高文全然沒有附著任何旋轉,純粹就是平擊發球,力量和速度的結合點。

薩基森判斷對了方向,但對於發球的形態判斷卻出現偏差,揮拍動作就明顯慢了些許。

啊!

引拍完成,但薩基森立刻就意識到還是太慢了,球拍沒有能夠擊打在甜點上,儘管觸碰到了網球,但下一秒網球就直上直下地朝著自己頭頂上方躥了上去,如同竄天猴一般。

該死!

薩基森意識到自己還是被高文算到了,回頭看了一眼球場底角的球速探測器:

183公里/小時。

薩基森懊惱地拍了拍腦袋,如此時速,基本就是高文當前階段最快時速的發球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高文就是故意的,突然改變發球的形態,打破薩基森的預判。

發球直接得分。

高文用一種意外的方式贏得這一分,輕鬆拿下自己的發球局,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回應了薩基森的得分。

明明薩基森才做好戰鬥的準備,但高文就已經結束這場戰鬥,然後將戰場又推向薩基森的發球局。

“2:0”。

熟悉高文的球迷觀眾就知道,這就是典型的高文比賽風格。

轉眼,高文就已經擴大了領先優勢,牢牢地將比賽控制在自己的掌心裡,一點一點地將壓力推向對手。

從開場來看,高文並沒有辜負“黑馬之王”的稱號,面對“黑馬克星”薩基森打得遊刃有餘、輕鬆寫意,似乎沒有花費多少力氣就已經連破帶保,取得了領先。

反觀薩基森則滿場飛奔,一點一點被逼出自己的最佳狀態,進攻手段已經基本擺出來了,但差距還是頗為明顯的。

難道,比賽就這樣了嗎?薩基森的奇蹟之旅也就到這裡為止了嗎?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比賽將進入高文節奏的時候,薩基森用不屈不饒的強勢表現證明自己作為“黑馬克星”的能力——

至少,他在這一週的實力和狀態,確實非常出色,絕對不僅僅是籤運好而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