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常規的正手對角線擊球,高文準確判斷到了薩拉門託的回球線路,提前啟動,順利抵達位置。

早早地,雙腳就已經站穩,可以明顯感受到腳趾用力抓住地面的力量,地心引力的拉拽如同枝繁葉茂的大樹一般,這是一次可以發力出拍的機會,時間和空間都非常充足,腳步和軀幹也都保持穩定。

但是!

高文視線餘光快速瞥了一眼薩拉門託,然後就可以看到,薩拉門託也保持機動性,依舊是可以再次來回衝刺三百回合的模樣,這也意味著,即使自己全面發力擊球,恐怕也無法形成制勝分。

蹬地!

轉體!

揮拍!

高文擺出全力擊球的姿態,卻在球拍觸球的時候,揮臂的動作和球拍的角度都發生變化,不是發力的平擊球,而是掃過整個球拍拍面的劇烈摩擦,小臂快速提拉,手腕輕輕一扭,用細節肌肉做出細膩的角度處理,然後手臂以一個三百六十度大回環的動作繞過頭頂。

哧!

網球發生劇烈摩擦,高速旋轉起來,劃出一道彩虹拋物線飛行過去。

蹬。

薩拉門託第一時間就已經啟動,心臟完全緊繃,因為意識到高文可能全力平擊,速度和力量都非同小可,他需要提前啟動做好準備——

正手。

高文又再次回了一個對角線的重複線路。

並不意外,薩拉門託只是稍稍晃動了一下重心,馬上就朝著自己的正手位奔跑,小碎步調整身體準備擊球,但是……

嗯?

怎麼回事?

網球的拋物線劃出來,薩拉門託立刻就意識到了情況不妙:

這不是平擊大斜線的正手抽球,而是旋轉小斜線的正手拉球。

區別?

前者,落點很深,往往在發球區和底線夾角之間的大三角,衝勁十足,需要接球的一方稍稍後撤一些,拉開距離,站穩腳跟,強力抽球還擊。

後者,落點很淺,甚至可能落在發球區之內,力量和速度不強,但是角度削得很薄,直接拉出雙打線區域,需要接球一方上步、橫移,拉扯出球場。

第一盤的最後,薩拉門託就曾經發出這樣一個大外角的發球,結果被高文提前預判準確,抬手就回了一個制勝分。

但是,那是發球。在日常練習發球的時候,球員們都會尋找這樣的落點;而這是回球,整個弧線拉得如此薄又如此輕,甚至在擊球之前還有隱蔽的掩飾動作,徹徹底底騙過了薩拉門託的判斷。

糟糕!

儘管薩拉門託做出了提前預判,方向是正確的,但位置卻非常離譜。

匆匆忙忙地,薩拉門託就全力往斜前方跑動,衝上去接球。

問題就在於,首先,薩拉門託沒有高文的高度,網球落地反彈之後已經超出了他的身高,他沒有辦法完成蓋帽式回球;其次,薩拉門託的啟動稍稍慢一些,網球已經開始下墜,擊球點被徹底破壞。

怎麼辦?

慌慌張張到位的薩拉門託,只能勉強在網球快速下墜的軌道上,以一個兜球的方式,將網球輕輕地兜回去,沒有速度沒有力量,沒有線路沒有落點,只是狼狽不堪地勉強將網球打回場地,沒有任何質量可言。

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