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將會開出最終大獎,中獎的百姓有三個月的時間進行兌換。

等以後推廣全國之後,這個兌獎的時間就會延長至半年。

每一天,都有人圍在新出現的彩票站附近購買彩票。

而楊凌也把手裡最後一間閒置鋪子改造成了彩票站。

這裡的彩票,是用趙哲弄出來的一種帶有特殊編號和花紋的紙,在上面記錄號碼。

有點類似於活字印刷,用事先準備好的工具就能輕鬆製作。

還有那種專門為大客戶設計的,一次排板可以記錄十行號碼,密密麻麻的。

而在彩票開售的第五天。

一份名為黎陽週報的報紙也面世了。

這份製造成本在十文錢,賣價和彩票一樣是五十文錢的報紙也被不少人知曉。

很多人,尤其是讀書人先掏錢買了這東西。

買到以後才發現,原來這所謂的彩票竟然是這麼一回事。

這是何等聰明的小腦瓜,又是何等善良的傢伙才能想出來的辦法啊。

另外,還有關於記者招聘,刊印工人的招聘,皇帝陛下對於京城百姓的美好祝福等等。

而報紙的背面,則是一些文壇大家對於彩票和報紙對黎陽造成深遠影響和意義為題寫的幾篇不錯的文章。

在一些小角落裡,還有一些奇怪的新聞。

比如城東劉二的狗子居然叼回家一個肚兜,後來人家找上門來,居然成了一對姻緣。

城西屠戶在豬肚子裡發現了疑似人類手指的 東西,已經報官,經過官府核實,那是一截蘿蔔……

有了這些讀書人的傳播,報紙也逐漸進入百姓的生活。

這上面暫時只有京城區域的一些新聞訊息,更多的則是每天在金鑾殿裡皇帝陛下和官員們說的一些話。

有專門記錄帝王生活起居的官員,會把一些經過陛下和大臣允許的東西送到報館去。

比如九月初十,陛下嘉獎工部尚書李大人改良農具一事,具體報道如下……

除了接收朝廷專用記者和其他記者的反饋,報館也會接收百姓投稿,不過一些目的性強的投稿,報館需要收取一定費用。

比如徵婚廣告什麼的。

在得到楊凌的指點之後,報館也在下一期的週報上刊登,以後將會專門規劃一個相親區域,希望廣大單身男女可以前來投遞簡歷……

漸漸的,這週報也從原來的每期幾十份,賣到幾百份,再到後來的幾千份供不應求。

楊凌的辦法無疑是成功的。

皇帝陛下有錢賺,有好名聲,開心。

官員們有了新的方向和機會,也開心。

老學究們覺得自己做了有意義的事情,開心。

百姓們每天買一份彩票,買一份報紙看的津津有味。

只是,週報這東西還是難以滿足大家日益膨脹的好奇心。

所以,在不久之後,報館得到了一批新生力量後,日報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