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她不僅僅可以把她被迫讓出去的兵權給收回來,還可以為自己博得一個好名聲,

新皇年幼無子,若是她成功了,再加上她兒子這麼些年攢下來的好名聲……

她就可以順勢把她的兒子推上位……她兒子她又怎麼會不知道,顏執憫那個小子,定然對這些事情不會插手,這種情況之下,她就可以自己掌權,

但是她沒想到的是,

長榆的這次造反,

帶動了餘平各個地方的民憤,

有一就有二,各地的百姓聞風而起,都紛紛加入了這場造反中來,

反民的勢力越發的大,大到她根本無法控制了……

而在這時候,她又得知自己的孩子被人給殺害了……

這對端肅長公主而言,無疑又是一個痛擊……

其實亂民們本來是不想弄死顏世子的,但是他們的軍中太亂了,

顏世子生的好,有些人因為他的容貌而動了歪心思,

但是顏禮也不是吃素的,他直接料理了那個對他有心思的人——顏世子為了殺雞儆猴,便沒有在暗處下手,

他當著眾人的面殺死了那人,但也因此,惹怒了他們……

這些百姓雖然反了,但是大多數也只是浩浩蕩蕩地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罷了,那裡見過誰真的殺人?

而那個帶領造反的人一看,這不是一個收買人心的好機會嘛,他這樣想著,反正他們這群人若是失敗,便肯定是活不下去了的,

顏世子在他們這裡,就算他們把他給照顧得再好,他們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如此他倒是一個雞肋了……倒不如,用他來籠絡人心……

正好可以彰顯他們“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態度……

所以,在領頭人的算計之下,顏禮成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中的螳螂,

顏世子因此而喪命,

……

而在混亂之中,遊道他們待著那一塊地方,就顯得極其顯眼,

原是遊道在發覺不對之後,便下意識的採取了措施,

他見到那位鎮上的“大人物”之後,便知道了他的身份——原來是一個長公主手底下的棄臣,

遊道利用他的身份,嚇了嚇這人,便透過他知道了一些關於長公主的事情,

他隱隱約約覺得會發生些什麼事,便提前做了些準備——憑著他的身份,他自然是順理成章地從鎮長手裡接過了管理權,

事實證明,遊道的決定沒有做錯,

當餘平各處發生動亂的時候,遊道眼疾手快地讓當地的衙衛,去各處宣講、施糧,消除了百姓缺糧的燃眉之急之後,

他又在各鄉徵集壯年男丁,去興修水利、開墾良田,轉移了當地百姓們的注意力……

所以,當起義軍在各地展開亂動的時候,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靜,

百姓們不是被逼急了,是不會輕易就想要造反的——遊道深知這一點,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