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市的成衣鋪速度很快,趕在中秋的前兩天就把制好的成衣送了過來。

“阿姊這是……”遊道捧著新制的衣服,一臉驚訝,昨個老先生才說豊朝的人家一般只會在過年的時候才製作新衣……結果今天阿姐就送了一套過來,唔……看來還是不能盡信書啊。

“咳……過幾天不是中秋嗎?”言一咳了聲,沒告訴他們這是被江家娘子慫恿著買的。

“哦哦,那姐姐是準備中秋的時候和我們一起出去玩嗎?”

“可以。”言一應了聲。

“嗯。”

三人商量好了中秋的行程,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小世子年紀小,正被老秀才押著練習寫大字,遊道的年紀稍長,從老秀才那找到了些自己想看的孤本,正在埋頭苦讀,而言一,她正在為幾天後的中秋節做準備。

既然決定了要過這個節,那麼言一也希望能過得好——至少別的家裡會有的月餅之類的吃食,她們家也不能少。

不過,到了中秋,言一的小鋪子倒是陸陸續續地來了些生意,鎮上的好些人家都在鋪子裡訂了些常吃的小巧糕點——大概是準備用來哄自己的孩子。

……

雲池鎮的人們忙忙碌碌了幾天,終於到了中秋。

在圓月東昇的時候,言一在院子裡準備了祭壇,放好了時令瓜果和月餅。

拜完了月,換了新衣。

銀輝落地,三人踏著月色出了門,

“阿舒——”江挽紅果真穿著那天選的紅裳,正站在自己家門口向他們三人招著手,“一起去看燈吧。”

言一帶著兩個小孩走過去,“好,”她笑道打了個招呼,“去看燈。”

剛走近,言一就看見江娘子還拉著一個小孩兒——是她弟弟,江林。

小世子一看見江林就跑了過去,“阿林!好久不見啦。”其實也就幾天。

老秀才在中秋的時候給大家放了幾天假,遊道一心看書,隔壁賣酒家的小孩兒被他阿婆帶到酒鋪去幫忙了,小世子雖然想出去玩,但前幾個月經歷的事情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小的陰影,他不敢自己一個人跑出去,這幾天在家裡待下來,可是悶壞了。

言一看著倆小孩高高興興地聚在一起,又看了看緊緊跟在她身邊一言不發的遊行鹿,便開口道:“行鹿要不要跟阿遠和阿林一起去玩?”

“不要,我跟著阿姊。”遊道最近是越發和小世子走得遠了,倒不是說兩人的關係淡了,只是小世子到了私塾,認識了更多同齡的人,而遊道又整日待在屋裡看書,自然就走不到一塊兒去了。

“好吧,那你就跟著我吧。”言一也不強求,拉著遊道就和江娘子一起往集市走去。

她們說得去看燈,看的不是那種精心設定的花燈,而是指集市上商家為了攬客掛出來的那些燈招子。

商家為了攬客,往往會在中秋之類的節日期間在自家店前掛上一些訂做的精巧燈籠,上面寫著謎面和自家的招牌。

如,賀家酒館的燈籠,就會在一面寫著“生在杏花村,嫁到君家門,熱情待賓客,常為人踐行。”一類的謎面,另一面就會畫著酒館的徽記,如果沒有徽記,也會寫著自己的店鋪名字。

遊人去看謎面,猜中了就可以直接把燈籠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