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其實對這個神奇的世界越來越有興趣,抱著探索未知的態度,蘇陽決定去吳家莊一探究竟。

他根據地圖,一路飛馳,在傍晚時分到達了吳家莊。

果然就像賈安民在資料上描述的一樣,吳家莊就像自己之前去過的蜈蚣嶺山腳下的村莊一樣,也是一個風景秀美、景色怡人的小村莊。

只見這個小村莊圍著很高的城牆,還有城牆上一個丈餘高的旗杆,上書一個大字:吳。

有些奇怪的是,和高大的城牆相比,短小的旗杆多少有些不夠協調。

此時日已西斜,蘇陽看看天色,決定調查一下,如果吳家莊確定沒有問題,那自己就連夜回去,畢竟自己現在也算是有牽掛的人了。

他來到城牆吊橋附近,攔住了正要關閉吊橋的鄉親,並出示了自己的官印,並言明自己是來調查蛤蟆精傷人一事。

關吊橋的是一個一臉陰霾的中年漢子,他聽蘇陽說完,嘴裡不由的嘟囔了一句:“都是胡說八道,哪裡有蛤蟆精害人。”

但是因為蘇陽是官身,他手低下卻不敢絲毫怠慢,重新放下吊橋,把蘇陽迎了進來,並把蘇陽送到了村長吳大柱家裡。

蘇陽一邊走一邊觀察,吳家莊不大,也就百十來戶的樣子,因為沒有風谷城白隆平弟子的緣故,所以莊稼都種在村子外面。

這會正是吃晚飯的時間,很多老人和年輕人蹲在自家門口,端著海碗,大口吃著東西,很是香甜。

一些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耍,身後孩子的母親在後面端著飯碗追趕。

其中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低著頭往前衝,一頭往蘇陽的懷了扎去。

蘇陽笑著攔住衝過來的孩子,捏了捏他因為用力奔跑而通紅的臉蛋,順手把他遞給了追上來的孩子母親。

母親接過孩子,沒有敢正眼看蘇陽,而是低著頭小聲的說了句:“謝謝。”扭身帶著孩子離開了。

很快,他們到了村中央的位置,一座青磚瓦房子坐落在這,就是村長吳大柱的家,中年男子帶蘇陽進了院子,就看到有老兩口正在院子裡吃飯。

男的有五十來歲,滿臉的皺紋,他看到中年男人進來,開口訓斥道:“吳坷垃,你進門就不知道喊一聲嗎?”

隨即就看見了跟在身後的蘇陽,愣了一下,說話顯得客氣了一些,詢問道:“這位貴客,您是?”

吳坷垃不帶任何色彩的說道:“他是赤炎城派過來的,說是調查蛤蟆屠村的事。”

聽完這話,吳村長趕緊站起身來,陪著笑說道:“官人辛苦了。只是上次不是調查過了嗎?我們這裡沒有什麼蛤蟆精,更別提什麼屠村了。”

蘇陽聞聽,頓時有些許尷尬。

因為他一路走來,仔細觀察下,確實沒有發現任何特別的端倪,也覺得蛤蟆屠村應該屬於謠傳。

他想了想說道:“咱們赤炎國君也是為了愛護百姓心切,所以特意派我再來調查一番。碰見這麼好的國君,也是你我的福分,怎麼能怕多調查呢?”

吳村長聞聽,也不敢在解釋,順著話說道:“官家說的是,官家說的是。還請官家上座,讓我家老婆子再去炒幾個菜,容我慢慢給你稟報。”

蘇陽嗯了一聲,坐了下來,聽吳村長講了起來。

吳村長大致的意思,這村子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都是一個“吳”姓。

只不過最近這些年來,一些有錢人已經挪到城裡了,但大部分人是故土難離,也就一直生活在這吳家莊。

至於蛤蟆精的傳說,應該是這旁邊的山神廟有關係,這個廟裡供的是一個大蛤蟆,傳說百十年前吳家莊發過大水,是一隻蛤蟆精救了大夥,大夥感恩,才給它立了廟宇。

剛開始也是有些香火,後來香火越來越淡,慢慢的也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傳說:百十年前的大水是蛤蟆精引起的,就是為了吃人。

以訛傳訛下,不知道怎麼就演變成了吳家莊被蛤蟆屠村的故事。

蘇陽聽完這個,深吸了一口氣,詢問道:“吳村長,這個山神廟在哪,我想去看看。”

吳村長嘆了口氣,說道:“沒了,後來留言越傳越厲害,我就帶著村民搗毀了這山神廟。想來這山神廟不在的話,謠言也應該就會慢慢過去了。”

蘇陽聽到這裡之後,也大致明白了謠言的出處和村長對這個事的態度。

不由得讓他想起了後世《流言殺死驢》的故事,看來這事就是一個九州版的《流言殺死驢》。

既然事情已經說明白了,他也不想在這兒待了,再看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他乾脆站起身來告辭,準備回五指山。

吳村長一個勁挽留,無奈蘇陽執意要走,他這才作罷,一路把蘇陽送到村寨門口,到了門口,諂笑中往蘇陽手裡塞了點東西。

蘇陽以為是銀票之類的,也就作勢推了兩下,順手收了下來,兩邊告辭離去。

出了村子的蘇陽拿出銀票,想看看吳村長給他塞了多大的銀票,可拿出一看,卻不由得大吃一驚,因為他手裡的東西根本不是銀票,而是一張給死人燒的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