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故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出生起他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被自己的父母用一塊破布包著丟在了村口。
要不是村口一個拾荒的婆婆抱走了他,可能還是嬰兒的他就被野狗叼走了當成了晚餐。
婆婆是個越南人在這裡很不受待見,年紀又大了只能依靠拾荒為生。
還是嬰兒的他要吃奶,婆婆家裡窮買不起奶粉。
婆婆就把米粒放在嘴裡一點點的咬碎,然後在喂到他嘴裡。
可米糊糊哪有什麼營養,他是越來越瘦弱。
看見他的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婆婆很是擔心眉頭是一天比一天皺的緊。
最終她把結婚時丈夫送他的鐲子給當了,去買了一條剛生完仔的大黃狗。
這鐲子是她對於自己丈夫最後一點精神寄託跟情感回憶。
她的丈夫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為了打鬼子犧牲了!
在她的眼裡她的丈夫就是一個英雄,所以那怕沒有孩子她也沒有改嫁,那怕再苦再窮也不捨得賣掉這個鐲子。
最終為了孩子她還是賣掉了那個鐲子,可看見他終於有奶喝了,可以健健康康的長大了。
她那緊皺的眉頭也慢慢舒緩了下來!
她高興的把他舉高高,笑著說:“娃娃多多吃奶,娃娃快快長大!”
他非婆婆所生,卻靠婆婆所養。
婆婆的丈夫姓吳,於是婆婆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吳養生。
後來婆婆教他咿呀學語,他學會的第一個詞就是“婆婆”之後才是自己的名字。
他記得在他說出婆婆這個詞後,婆婆笑著笑著就流出了眼淚。
在婆婆的關心呵護下他一天天的長大,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走路,學會了………
他記得在他三歲的那一年婆婆又帶回了一個小男孩,笑著對他說,這就是你弟弟了。
你作為哥哥,以後一定要保護好弟弟!
他稚嫩的臉蛋種種的點頭,他要像婆婆保護他一樣保護好弟弟。
等他再大一點的時候學會了幫婆婆洗衣做飯,學會了幫婆婆一起撿垃圾。
他對自己的弟弟更是無微不至,寧可自己餓著也不希望弟弟餓肚子。
再後來,每過一段時間婆婆就會抱回來一個孩子,他也有了好幾個弟弟妹妹。
他年紀最大知道這些孩子都跟他一樣是孤兒,是被婆婆拾荒的時候撿了回來。
他知道要是沒有婆婆自己早就死了,是婆婆給了他這麼一個家,他最為大哥的責任就是照顧好弟弟妹妹。
二弟吳養義,這名字是婆婆取的,希望他長大以後有情有義。
三弟吳養文,婆婆希望他長大以後,成為一個文化人。
四弟身子骨最弱,婆婆希望他長大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就取名叫吳養武。
五弟吳養仁,婆婆希望他長大以後能仁者無敵。
六妹是婆婆撿回來的第一個女孩子,婆婆想她不要忘記自己的養育之恩,長大以後能把自己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所以取名叫吳養恩。
七弟是婆婆撿到的最後一個孩子。
那是一個下著暴雨的夜晚,婆婆把他跟弟弟妹妹哄睡以後,還是選擇出去拾荒賺錢。
東西是沒撿到什麼,卻撿回來了一個孩子,雨天路滑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斷了腿。
婆婆希望天養幾個兄弟姐們都能出息,便給這最後一個孩子取名叫吳養志。
婆婆摔了腿,可又不捨得花錢去看病,更不捨得花錢去買藥。
那晚的暴雨更是讓原本年紀就大了的婆婆染上了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