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商超、回內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鴻發能不能拍出大片來,周家棟其實並不關心。
但是郭鴻發是他引薦給老闆的人,如果他拿著一個億拍出一坨屎來,到時候自己的能力也會受到老闆的質疑,他決不允許那樣的情況發生。
周家棟目送郭鴻發離開後,隨後看到電腦螢幕右下角郵件訊息在閃動。
周家棟點開郵件,是一個國際銀行掮客發來的訊息。
“香港寰亞銀行,淨資產65.77億港元……”
就在周家棟忙著收購銀行的時候,另外一邊的唐安琪也在忙著併購百事美連鎖超市。
等併購完成之後,泡泡百貨商貿對百事美旗下的三十多家大型超市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裝修。
就是拆除了一些老舊的硬體設施,還有把廣告牌之類的更換一下新的。
二十多天後,百事美(香江)七家店鋪便率先重新開業了。
開業後的百事美,走的依然是國內質優價廉的路線,很多商品都是來自國內的。
眾所周知,國內商家一向秉承著把最差的東西留給自己人,把最好的東西出口給國際友人的“優良作風”,因此這些從國內的進口的商品,質量標準上比起國內來要提高了很多。
而由於香江稅率原因,這些質量最好的商品,價格比起國內來卻要低了許多。
另外就是百事美的商品品種上面要比泡泡百貨商場要豐富一些,這是原來的渠道,唐安琪也沒有進行改變。
唯一變化的就是價格,比起原來要更加的便宜,已經無限接近成本價了。
百事美的管理層看到公司的定價標籤後,一個個都是無語至極。
百事美超市的地址都選擇在了繁華地段,房租是非常昂貴的,另外現在人員工資也非常昂貴,這麼低的利潤根本就賺不了什麼錢,甚至搞不好還要虧本。
很多人都搞不懂,老闆到底在想什麼?
促銷打折?
可是這樣根本沒有什麼用啊,回頭價格恢復正常後客人該不買還是不買。
不過不管百事美的高層管理怎麼想,百事美還是按照國內泡泡百貨商場的模式開業了。
因為價格低廉,所以開業倒是吸引了很多的顧客光臨。
撿便宜的心理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所以第一天開業,七家店鋪總銷售額便達到了2100萬港幣。
第二天1890萬港幣。
第三天1720萬港幣。
接下來香江七家大型連鎖超市,每天維持在1500~1700萬左右。
這個日銷售額對於香江零售業來說,其實還是不錯的,一年保守估計有50億的銷售額。
零售的淨利潤,也就是除掉房租水電人工等等,大概在8%~10%左右,考慮到香江房租比較貴,按照最低數8%來計算。
五十億,一年純利潤大概為4億左右。
可惜,百事美之所以能維持如此高的銷售額,靠的是底價銷售,利潤十分的低,低到一個誰來做都會破產的地步。
很多人都以為,百事美要不了多久就會破產倒閉,走上賣身的地步。
然而百事美就這麼在香江無數大型百貨超市、商場的夾擊下,頑強的生存著,並且生意越來越好,而且還陸續開了多家分店。
一些開始不當回事,但是後來生意受到嚴重影響的大型商超,起訴百事美不正當競爭。
結果自然是敗訴。
百事美的商品既沒有低於成本價銷售,也沒有低於香江法律規定的市場價20%,自然不構成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