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系科技有限公司和濱江市國際創投中心下屬的豐陽港集團,聯合成立了一家公司:濱江豐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超星系科技佔股75%,豐陽港集團佔股25%。

按照超星系科技300億的出資比例來計算的話,豐陽港集團作價50億的資產遠遠達不到25%股份比例,最多15%左右,多出來的10%算是超星系科技讓給濱江國際創投的,換來的是超星系科技100%的話語權。

換句話說,在豐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裡面,超星系科技說了算,深水港想怎麼建設就怎麼建設,包括後期的運營發展,豐陽港集團乃至於背後的濱江市國企創投中心是沒有話語權的。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到3月底了。

在濱江市市政府的全力配合之下,豐陽港深水港專案正式啟動。

而直到開工儀式啟動之時,無數人還不敢相信,這麼龐大的一個專案,居然說上馬就上馬了,簡直匪夷所思。

很多人心裡都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超星系科技到底哪來那麼多錢的?

關於這個問題,超星系科技給出的答覆是自身盈利+海外融資。

超星系科技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雖然還在建設當中,但是光訂單就拿到了接近40億。

這樣強大的吸金能力,自然是引起了各路資本大鱷的垂涎,國內先後已經有數十家資本表示想投資超星系科技了,但是目前為止,只有楓月昕股份公司下屬的投資公司得到了許可。

去年11月,超星系科技拿到了楓月昕30億元RMB的風險投資。

與此同時,超星系科技又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國際投行那裡拿到了20億美金的風險投資。而那家國際投行的背後就是楓林國際投資公司。

也就是自己投資自己,但是一般人不清楚啊。

超星系科技本身就是在香江註冊的離岸公司,所以在融資上面十分方便,而且也避免了一些有心人的覬覦。

別人最多懷疑陳楓是白手套,是代為持股,超星系科技背後真正的投資人另有其人,但是卻不會異想天開說他的錢是系統刷出來的。

至於有人可能會說了,人家天使投資是給你建設生產基地、擴大生產規模用的,你怎麼能用來投資其他專案?

超星系科技:投資人都沒說話,關你什麼事?

……

4月11號。

2GWh的濱江市固態電池一期專案工程,正式投產。

2GWh看上去非常少,和前世國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動輒十幾、幾十,甚至上百GWh的產能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但是要知道,濱江市固態電池一期專案工程,生產的固態電池並不是用來裝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而是作為電動車、定製電池所用。

那麼再來看看,1Gwh就是10億瓦時,也就是100萬度電,2Gwh相當於200萬度電。

而一輛48V12AH的固態電池電動車,大概需要4度電。

也就是說,2Gwh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可以滿足50萬輛電瓶車的使用量。

當然了,不可能全部生產電動車用固態電池,還有其他定製電池,比如平衡車、電動腳踏車、3C產品以及一些儲能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