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級別的公司審批相對就要嚴格許多了,但還是有水分。

可是一旦註冊資本金上億,那就不是鬧著玩的了,上億是個分水嶺。

因為註冊上億的公司是報國家資料庫的,這時候公司的各項監管都上升到了較高階,沒人敢胡來。

註冊資金是一億,至少說明法人名下資產近億或是過億。

法人不是人。

“陳楓他是……億萬富翁?”

……

……

在陳楓的授意下,姜海波開始整合與新能源相關的產業,進行提前佈局,包括上游原材料以及中游零部件。

從2014年一直到後來特斯拉進入中國,國內的新能源產業始終處於一片亂象之中。

真正沉下心來搞研發的企業寥寥無幾,大多數都是打著新能源的旗號P補,包括後來國產電動車企業的領頭羊BYD,也都曾經幹過這種事情。

其中姑蘇“金龍汽車”以5.2億元的違規補貼資金高居首位,同在姑蘇的另一家車企“吉姆西”則因惡意P補情節嚴重,被取消了整車生產資質。

從這裡也能知道,為什麼姑蘇政府得知陳楓要搞新能源,會那麼痛快的批覆土地。

他們確實非常想搞新能源,帶動城市轉型。

可惜企業只想躺著賺錢,不願意辛辛苦苦搞什麼新能源汽車研發。

而姜海波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在國內新能源產業鏈上進行“屎裡淘金”。

大筆大筆的資金撒出去……

而與此同時,中國運動鞋市場,在威風的攪局下,也是風起雲湧。

國產運動鞋廠商,一開始處於懵逼狀態。

後來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痛並快樂著。

而這種短期刺激帶來的快感會上癮的。

等進入七月之後,眼看著銷量開始緩慢下滑,那些國產運動鞋廠商被迫之下加入了威風,在網上打起了“愛國牌”。

現在國內運動鞋市場已經亂成了一鍋粥,Nike、Adidas的死忠粉以及黑粉和國產運動鞋的粉絲以及路轉粉,兩方人馬在網上進行了不間斷的罵戰。

隨著Nike、Adidas的黑粉在不斷的煽風點火之下,更多的國內路人粉,加入了國產運動鞋的陣營,幫著一塊罵那些粉絲以及黑粉。

雖然這些路人粉,腳上可能穿的就是Nike、Adidas,但是一點也不妨礙他們罵耐克阿迪達斯。

就像喜歡日苯動漫、二次元的人,一點也不妨礙他們一邊看番劇,一邊在網上罵小日苯。

而就在網上因為運動鞋吵的不可開交之際,【威風·無鋒】運動鞋的名氣卻越來越大。

而來購買入門級運動鞋的普通顧客也是越來越多。

中海旗艦店,現在每天平均能賣出去500多雙入門級以及中端威風運動鞋,銷售額在150萬元左右。

雖然這點銷售額比起威風投入的營銷費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起碼已經有人在試著慢慢接受威風“國產高階運動鞋”這一定位了。

當然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威風以及國產運動鞋不斷“碰瓷”Nike、Adidas之時,耐克以及阿迪達斯公司,還有博滔體育管理層,都是氣得要死。

“剛剛耐克那邊打來電話,要求我們儘快解決這場輿論危機,林友華,你有什麼想說的嘛?”

千麗集團董事長紀煜祺,看著會議室裡的眾人問到。

博滔體育是千麗集團下屬分公司。

而千麗集團是香江以及國內最大的女鞋品牌商。

面對董事長的質問,博滔負責人林友華冷汗直流,“那個……回紀董,現在國內的運動鞋廠商聯合起來抹黑我們……”

一開始在輿論戰中,他們一直佔上風,那個威風運動鞋也要徹底輸掉了,淪為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