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刷錢系統的消費返現功能解鎖,陳楓立刻開始大刀闊斧的幹了起來。

首先是用離岸公司“楓林國際”的名義,在深城中海等港口城市註冊了多家貿易公司,這些公司彼此之間又交叉控股。

具體事務由律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士幫他操刀的。

他把進口的日用百貨、通訊產品、計算機軟硬體、電子元器件、五金、交電、電器機械及材料、裝飾材料、塑膠製品、汽車零配件等等,進行劃分,每個公司分別經營。

然後開始招聘人員。

國內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給獵頭那邊打了個電話,職業經理,行政、財務、人事三天就全部到位。

剩下的就是HR的事情了。

接下來國內的業務員就去尋找有進口商品需求的公司,然後交給香江那邊的國際買手,國際買手再向國外的工廠下達訂單,形成一個完整的迴圈。

他只要負責付款就行了。

有人可能要說,他這樣進口產品賣國產的價格,是一種傾銷行為,國家是要制裁他的。

當然是不存在的事情。

首先運費、關稅、人工、倉儲費用全部都已經包含在了商品裡面,要不然3億的貨值也不可能賣出近五六億的價格出來。

而進口商品貴的原因包含了三方面,1,匯率。

2,關稅及審批。

3,廠商營銷策略以及貿易公司、大小經銷商利潤。

以豐田埃爾法為例,日苯本土售價3597000日元,摺合RMB大概在21萬日元。要知道這是售價,已經包含了經銷商的利潤。

然後中國進口車關稅25%,增值稅17%,再加上其他各種費用,算他50%好了,在本土銷售價的基礎上加上50%,也不過才30萬左右的價格。

但是豐田埃爾法在國內的售價是多少?

周明輝那邊的丐版包牌價已經上漲到了85萬。

這多出來的55萬利潤被誰給吃了?

再比如耐克,在國內以經銷商經營為主,利潤分配主體有耐克公司、大型經銷商、小型經銷商、商場等,在這一層層的加價下,一雙耐克鞋在中國市場的溢價率達到5~6倍。

國外十幾美刀一雙的耐克鞋,在國內要賣到四五百、七八百一雙。

當然了,其中也有廠家搞價格歧視的原因在裡面。

比如優衣庫、星巴克、哈根達斯等等。

陳楓只是把他應得的那部分利潤讓出來了而已,然後自己承擔房租、水電、損耗等等,所以價格跟國產商品的價格差不多。

國家該收的關稅、增值稅一分不少,怎麼可能來找他麻煩?

像他這樣的大善人,不僅不會處罰他,而且應該大力鼓勵那些資本家向他學習。

……

而就在陳楓忙於組建公司之時,泡泡百貨商場還在不斷的擴張。

首先是姑蘇這邊又重新租了一個商場,因為現在泡泡百貨不差錢,所以就直接租在了湖西CBD中心,面積達到了15000平米,比星湖街店這邊的大了一倍。

然後就是濱江市的泡泡百貨商場,目前正在裝修當中,估計再有兩天差不多能營業了。

然後中海以及杭城的兩個大型商場的租賃也正在洽談之中。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下個月將是一個豐收月。

說回泡泡瑪特,陳楓從泡泡百貨商場挪出來5000萬,注資進泡泡瑪特。

相比於泡泡百貨商場,泡泡瑪特的擴張要迅猛了許多。

因為就是設立在商場裡面的,只要和那些購物商場談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