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明皇被殺,郕王繼位(二合一)(第3/3頁)
章節報錯
「報!」這時,一名太監慌忙地跑了進來,對朱祁鈺和眾大臣低頭稟告道:「啟稟郕王,漠北大軍在土木堡後又攻克了六城,此時距離京城已不到百里!」
「什麼,這麼快?」聽到這個訊息,朱祁鈺大驚失色,他周圍的大臣們也都是如此,漠北大軍速度這麼快,戰力又那麼強悍,這麼看來,京城怕是要守不住了啊。
「郕王,該稟明皇太后,做好南遷的準備!」當即就有大臣站了出來,對朱祁鈺作揖說道。
「南遷?」朱祁鈺臉色非常難看,先帝將京城遷到北方,距今才二十多年,這麼快就又要遷回去,耗資巨大先不說,國家威嚴有損也不說,一旦南遷,等於就是把北方的大片國土全都拱手讓給那些北元人,這……不行啊!
「不可以南遷!」突然,一道喊聲從殿外傳來,隨後,只見一箇中年男子一瘸一拐地走了進來。頗
兵部左侍郎于謙。
朱祁鎮先前打了他***板,罰他閉門思過,他居然敢抗旨出門。
「殿下。」于謙來到朱祁鈺的面前,對他作揖說道:「萬萬不可南遷。宋朝南遷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慘烈嗎?偏安一隅者必不能長久,我大明雖不如大宋富裕,但軍力強盛,縱使經歷了土木堡一戰也仍可聚集百萬大軍,足可拒敵於城外,還請殿下即刻下令,命令二十萬山東備倭兵火速進京勤王,同時命令川、贛、湘三地駐軍北上,左右夾擊漠北大軍。然後再請新皇登基,頒佈聖旨,表明我大明絕不捨棄京城,誓與賊寇決一死戰的決心,如此,時間一長,以我大明的國力必能耗贏對方,贏得勝利!」
聽到于謙的話,朱祁鈺眉頭緊鎖,問道:「於大人,此時調兵進京,來得及嗎?」
「山東距離京城不遠,只要京城守軍堅守城防,拒不出戰,便能撐到山東備倭兵趕來,有了他們,我方的防禦就不成問題。再等三地駐軍趕到,左右夾擊漠北大軍,亂其陣腳,我京城軍隊再猛攻出去,定能打敗敵軍,保住大明!」于謙對朱祁鈺嚴肅道。
朱祁鈺眉頭緊鎖,若是山東二十萬備倭兵真能在京城被漠北大軍攻破前趕到,那自然不成問題,但就怕……京城守軍撐不到那一刻啊。
「于謙,你休要胡言,你這是在拿我大明社稷賭博!一旦賭輸了,我大明可就亡了。」有大臣對於謙指責道,然後身子一轉,對朱祁鈺說道:「殿下,不可冒險。微臣夜觀天象,天象顯示,漠北大軍來勢洶洶,我們只有暫避一時,才能有機會東山再起。此時趕緊南遷,然後召集各地兵馬,一起迎戰敵人,將敵軍擊潰,陸續收復失地,這才是上策。」頗
「南遷了還能收復失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若是如此,當年宋朝怎麼沒有收復河山,遠一些,東晉怎麼會落得那個下場?還天象,你是練氣士還是得道高僧啊,你個只會舞文弄墨,將自己身家性命看的比國家還要重的小人給我閉嘴吧!」于謙直接對那個大臣罵道,然後對朱祁鈺作揖道:「郕王殿下,不可以南遷啊,一旦南遷,我大明就成半邊天下了,還有這北
方的百姓怎麼辦?他們會被殺死或者成為奴隸的,殿下!」
「還是先讓太子繼位吧。」有一個大臣想轉移話題道。
「太子繼位,然後任由爾等把控朝政,決定南遷嗎?」于謙對那名大臣質問道。
「你……」
「唉,於大人說的不錯,一旦南遷,我們恐怕就回不來了。而且如今這個形勢,太子繼位難免主少國疑,還是請郕王繼位,穩定人心吧。」一位老臣嘆了口氣,走了出來,對朱祁鈺作揖說道。
「不錯,漠北大軍離得這麼近,若天子是個少年,如何能鼓舞軍心?郕王本就是當年聖皇為先帝指定的繼承人,先帝寵愛太后,這才廢嫡立庶,還致使方博士鬱鬱而終,由他繼位,號令三軍,這才是上策!」
「不管南不南遷,仗都是要打的,既然要打,由郕王繼位最為合適。」頗
由於漠北大軍距離京城不足百里,這巨大的壓力讓之前很多都屬意太子繼位的大臣,思想發生了轉變,認為還是由一個年長者做皇帝會比較好。
越來越多的大臣擁戴朱祁鈺繼位,但得保留如今的皇太子儲君的身份,也就是說,來日朱祁鈺駕崩,今日的皇太子還是要做皇帝才行。
看到面前這麼多大臣都支援自己,朱祁鈺很是高興,然後,他看了眼于謙。
只見于謙一臉認真地也對自己作揖一拜,說道:「家師方博士生前曾經說過,聖皇生前屬意殿下為皇太孫,而非正統皇帝,如今正統皇帝慘遭漠北諸部殺害,臣請殿下依聖皇遺命,繼皇帝位,率領我等保衛京城,保住大明!」
說完,于謙拜倒在地。
其他大臣也都陸續拜倒在地,便是先前那幾位和于謙唱反調,主張南遷的大臣,看了看周圍,也還是選擇了跪下。
片刻後,一陣山呼聲從殿內傳出,嚇得醒來後趕緊朝這裡趕來的孫太后一跳。頗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