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3/3頁)
章節報錯
既然是軍令,在大明新軍之中,也要嚴格貫徹到底。
無論是誰,軍令如山,軍紀如天,朱祁鈺已經專門制定了軍事條例,讓基層的軍官們遵守。
若有不法,就不能怪朱祁鈺無情了。
軍隊,是人類歷史上最精密的殺人機器,他們自誕生而來,就和暴力二字,緊密結合,屠城和劫掠,都代表著軍隊對基層的失控。
若是大明京營在發生了搶劫百姓之事,那朱祁鈺這一年,等於白乾了。
還出塞平定瓦剌?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朱祁鈺自己,也找根繩去後山的歪脖子樹上一掛。
還談什麼再興大明!
朱祁鈺繼續說道:“其三,按照大明軍令,流匪賊寇,一人擒斬六名顆,升一級,授頭功牌,賞銀五十。至十八名顆升三級,授頭功牌,賞銀百兩。驗系壯男與實授。與十九名顆以上並不及數者,俱給賞。”
“朕非吝嗇之人,此次出京作戰,朕的功賞牌已經打好了,就在講武堂內,共計萬枚,紋銀五十萬兩,也一併從內承運庫運至講武堂庫,待諸位凱旋,悉數發放,絕不延誤。”
“但是朕醜話說在前面,殺良冒功者,被御史那幫文臣抓著小辮子彈劾,全隊並斬。”
殺良冒功,就是殺掉百姓,充當賊首,一旦坐實罪名,朱祁鈺絕不留情。
賞罰分明,方為君。
朱祁鈺是不吝封賞的。
京師之戰,打了多少人頭,朱祁鈺除了應有的賞銀,還每人二兩折米粱犒賞三軍,而後朝議,于謙和石亨請旨,朱祁鈺再加了一兩,讓將士們過年。
整個發放賞銀的過程,于謙親自監督,石亨等軍將坐鎮於側,朱祁鈺多次問詢,保證放賞到位。
若是如此厚待,出京作戰,依舊有殺良冒功者,全隊並斬,絕不留情。
連坐是軍紀的另外一種保證。
于謙曾經在京師之戰前,就多次,下達十七禁五十四斬的軍令,告訴那些備操軍和備倭軍,朱祁鈺此時是重申軍令。
“其四,山匪盜寇多為勢要之家的羽翼,我們要趕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徹底剿滅!不給勢要之家任何通風報信的機會和反應的時間。”
“兵貴神速!”
“其五,此戰剿匪,只許勝,不許敗,敗者梟首。”
“朕的話講完了。”
勝負乃兵家常事,但是這是京營磨刀,土匪什麼戰鬥力?大明京營又是什麼戰鬥力?
這一戰,不僅要勝,而且要大勝。
大明的京營,如果打一群已經完全摸清楚了窩點的土匪,都打不過,那還是去見太祖、太宗皇帝的好。
“臣等領命!”諸多將領聽出了陛下的話裡的冷血。
朱祁鈺身上的煞氣逐漸退去,笑著說道:“待會兒走的時候,都去講武堂庫看看,金花銀,朕沒拿銀幣做犒賞。”
楊洪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陛下,其實拿銀幣更好,金花銀雖貴,可是卻不能買賣,還需要到錢莊等地方換成銅錢或者碎銀,實在是麻煩,拿去寶源局也是換等重銀幣,其實一樣。”
石亨連連點頭說道:“銀幣好啊,這發放賞銀,每次還得把五十兩的銀錠子鍘開,軍士們取用也不方便,而且金銀之禁猶在,這銀幣,極好。”
“不能那群明公,天天拿著銀幣四處炫耀,將士們卻一枚也見不到,這也不公平啊,京官明公的俸祿是銀幣,賞銀也應該是銀幣才是。”
朱祁鈺左看看右看看,這裡面算得上明公的只有于謙一人…
但是于謙又算不得純粹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