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3/4頁)
章節報錯
于謙一直坐在府衙之內,根據陛下的敕諭寫下了告示,告訴百姓們不要驚慌,大明軍是王師。
根據陛下「常赦所不原者,不分首從鹹赦除之,悉令復業,若有負固不靖,趁機生事者,立斬不赦」的最高指示,于謙開始安定徐州地方。
徐州城三日之內不會開坊。
清點府庫糧草、武備庫軍械,更換府臺衙門官員,掌令官會安撫百姓、宣諭陛下旨意、抓捕城中盜寇群小等等。
三天後,太陽再次升起!
百姓們終於走出了坊門,呆滯的看著城頭的王旗,大明軍到了,徐州,終於太平了。
一些百姓掩面痛哭流涕,惶恐不安的六個月的時間終於過去了。
徐州之戰,大獲全勝。
而王驥此時還在應天府,都督張輗、張軏剛開拔,就聽到了徐州陷落的訊息,又倉皇的回到了應天府。
李賢此時在諮政院內,看著站在臺上發言的人,百無聊賴。
發言的是蔡東攀,就是那個不學無術,滿嘴噴糞說秦亡始皇、漢亡漢武帝的蔡東攀。
李賢很難想象,子孫不孝,還把這罪責推到前人頭上的風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蔡東攀還是被安插到了南京衙門,而且還做了諮政大臣,李賢用腳後跟想想就知道,這蔡東攀家裡怕是極為有錢。
不知道輸納了多少米、粟、豆、草、鞍馬,才撈到了這麼個職位。
李賢在南京城賣官鬻爵的目的達成了,哪還有真心當官、真心死戰的軍士?
至今,李賢不知道王驥他們窩在南京城,到底在提防著什麼。
蔡東攀站在臺前,大聲的喊道:“燕王暴戾,燕府打進了南京城,我們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當年鐵鉉見燕王時,罵不絕口,立而不跪!”
“燕王見狀無奈,說:好一條鐵骨,既不跪朕,朕宥汝面北而跪,亦算歸順。”
李賢看著蔡東攀,這的確是太宗文皇帝說的話。
當然這裡文皇帝,耍了個小心眼,奉天殿坐北朝南,若是鐵鉉面北而跪,上朝的時候,也算是跪文皇帝了。
這是文皇帝給鐵鉉的體面,你忠你的建文帝,我做我的永樂皇帝,大家互相體面一下,鬧得那麼難堪作甚?
都是大明。
“燕王強令一顧,終不可得,鐵鉉不跪北,乃命人將他耳鼻割下,爇肉令熟,納入鉉口,並問肉味甘否?自古無此刑法!”
“鉉大聲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燕王盛怒,喝令寸磔廷中。”
李賢立刻了然了,這個蔡東攀,就是第一句話是真的,後面就開始了胡編亂造!
李賢用力的敲了兩下銅鐘說道:“時間到了。”
蔡東攀一愣說道:“我還沒說完呢,那五輪沙漏裡,不是還有沙嗎?”
李賢看向了沙漏,用力一敲,沙漏應聲而碎,他袖子一順,將桌面上所有的碎屑都掃落在了地上,一個小廝匆匆過來打掃乾淨。
李賢笑著說道:“現在已經沒有了。”
蔡東攀哪裡見過這等無賴事,他憤怒不已,但是沙漏的確沒了。
“你話說的不對,鐵鉉怒罵,遂磔於市,何來割耳之說?”李賢知道蔡東攀想要表達什麼,但是李賢就是不讓他表達。
他握著諮政院大印,讓你說你就說,不讓你說,你就只能閉嘴。
蔡東攀這是胡編亂造。
南京法司所記,只是說文皇帝終不可得忠臣,磔於市。
明實錄也有載,朱棣對群臣言,每稱鉉,必言其忠。
忠乃是禮,禮法在李賢這個儒學士眼中,是不容許如此曲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