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們現在從不視事變成了視事,這種昂貴,就變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這件事如此的緊要,如果搞不到錢,軍隊就會譁變,甚至把他們所有人都抓到北衙去換功賞牌。
群臣沉默。
李賢繼續說道:“所以你們理解為何陛下要讓人一體納糧的時候,襄王猶豫的時間連一刻鐘都不到,直接交了田冊嗎?”
“襄王做過監國,他深知其中不易,朝政千頭萬緒,豈止耗費心力?”
“所以你們現在知道為何陛下勢必要拿下河套,設立靖安省,設定鈔關了嗎?”
“是為了讓延綏、甘肅、寧夏三邊衛軍有足夠的、肥沃的土地,來降低朝廷的消耗,是為了維持大明的體統。”
“所以你們現在可以理解陛下為何要設定密州市舶司,將商舶納入其中了嗎?”
“所以你們知道為何陛下泰安宮和戶部的燈盞裡,只有一顆燈芯了嗎?”
“陛下尚節儉,不是陛下不知奢靡享受的好處。大家都是人,誰不喜歡享受呢?”
“只是外有瓦剌、建奴逞兇,麓川不斷反覆,交趾黎朝伺機,內有福建、廣州、貴州百姓流離失所,呼嘯山林,萬民難安。”
“陛下是大明的天,陛下必須要撐起這片天,陛下在土木天邊之前,和你們一樣,不過是不視事的郕王罷了。”
“哦,對了,當初郕王府還經常被扣俸,萬石俸祿到手不過三成,還要再折鈔七成。”
“你們有沒有理解過陛下呢?有沒有關心過這些呢?”
“不,你們沒有,你們只關心你們自己。”
“關心你們那些蠅頭小利。”
李賢的話其實是點到為止,他只是從最最單純的功利的角度,去分析了陛下做事的動機。
他並沒有過多渲染陛下的勤勉、也未曾渲染陛下的神聖,更沒有從君父理論,去說他們謀反這種行為,何其不忠不孝。
只是單純的功利的角度。
即便是如此,李賢一番話,讓在場所有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腦袋,整個南京戶部衙門,變得詭異的安靜,風在窗外呼嘯,一群人內心五味陳雜。
因為李賢說的內容,都是大實話。
他們聚在一起謀反謀叛,何其不忠不孝,不能體會陛下的難處。
李賢開啟了自己的會議記錄本說道:“好了,我們來關心下我們的錢袋子吧,怎麼弄到這些錢?”
“鈔關折銀必須要快,寧波市舶司的設定也要快,尤其是商舶的稅收一定要加快速度。”
“而且我們要最快的速度,釐清至少各府千戶以內的丁口、田冊,不是每年糊弄朝廷的黃冊魚鱗冊!”
“我再提醒你們,我們是在造反!”
“我們要弄清楚我們收稅的潛力,然後把稅收起來。”
“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考成細則,這一個月內,按照酌量道里遠近、事情緩急、立定程限置,立文簿存照。”
“如果限期內不能完成,就按制罷黜。”
“這些事,有司如果辦不成,這銀子根本不可能夠,那隻能讓靖遠伯去抄家了。”
“或者自縛手腳,去北衙向陛下請罪,讓陛下樂呵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