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們是陛下的臣子啊!如此潦草處理恩怨,不請上意,於少保,你這可是不恭順啊。”
于謙瞪大的眼睛。
恭順和不恭順幾乎是文臣之間,相互對噴的不二法門,對於軍將而言,不存在這個問題,軍隊討論的話術是忠心不忠心。
石亨這突然畫風一轉,五大三粗的武將,怎麼就跟文官一樣了呢?
石亨看著于謙的表情,終於是憋不住了,哈哈長笑了起來,他悶聲笑著說道:“果然,言官們這些招數,對付你們這種士大夫,最為好用。”
他長笑著走出了主殿,笑聲依舊。
于謙巡撫山西的時候,曾經和石亨發生了很多的齷齪。
于謙連章彈劾石亨在大同府的種種不法之事,還以逮著蛤蟆,攥出尿來羞辱了石亨的私役軍士。
石亨憤怒的說,于謙再至大同必殺之。
他們之間的矛盾,的確是大明朝的隱患之一,其烈不下於王恭廠的火藥庫在京師炸上了天。
于謙的意思很明確,是想要了結這段恩怨。
石亨卻說早已了結了。
新朝雅政,大明皇帝已經換了,正統那位稽戾王都已經死了快一年了,何必抱著當初因為公務結怨,在新朝做事呢?
這方面,石亨比于謙想的明白。
當初他們結仇是因為公事,那皇帝都換了一個,是不是可以把當初的恩怨一起埋葬呢?
對於于謙來說,天下為公可能代表著天下,對於石亨而言,天下為公那就是陛下。
軍伍之人想太多會很麻煩的,陛下的劍指到哪裡,就打到哪裡,就是最大的忠誠!
所以,這一場咬文嚼字的爭鋒,石亨以言官的路數,完勝了於少保!
作為大明的臣子,命都是大皇帝的,不經過大皇帝的同意,私自決定生死,這不是為臣之道。
私鬥者死,那是自商鞅時候就定下的規矩。
退一萬步講,他武清侯就是對於謙再恨,在這官山議事臺殺了于謙,那陛下的怒火,一定會將他石亨燒的灰都不剩。
大皇帝的確得用兵,的確得用人,但是大明善戰者何其多,不止他一個!
比如撫寧伯朱謙之子朱永,乃是勳臣之後,年僅二十三歲,但是已經開始初露崢嶸!
大明軍隊也很卷的!石亨已經感覺到了年輕人給他的巨大壓力。
大明代有忠臣良將,他是武清侯,但也只是武清侯而已。
大明最高的兵權,握在他武清侯手裡嗎?
是握在陛下的手中。
于謙走出了正殿,表情略微有點複雜,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掉這段恩怨,但是這段恩怨在大明滾滾向前的大勢之下,似乎也變得不重要了。
石亨也在變。
“這裡,不錯。”石亨樂呵呵的說道:“咱們也算是抵背殺敵的戰友了,以後過去的事兒,於少保勿再提。”
“我石亨以大明軍人的身份保證,以後也絕不再提。”
“砥礪前行!”
于謙點頭,深吸了口氣,鄭重的說道:“砥礪前行!”
“好!哈哈!”
石亨仰天長嘯,打馬而去。
于謙看著石亨的背影,大明日新月異,何必用過去的老眼光看人呢?
新朝雅政新覺悟,跟不上節奏的人,是會掉隊的。
在大明軍隊收拾瓦剌人的留下的爛攤子的時候,天子緹騎,帶著錦衣衛們,日夜兼程,趕至了祁縣。
陛下盛怒,為了防止走漏訊息,緹騎們壓根就沒有通知祁縣的縣衙,更沒有通知太原府,他們延著官道,已經殺至祁縣。
祁縣的渠家大院,是個軍堡格局,由八個大院、十八個小院組成,還有碉樓、哨樓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