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1/4頁)
章節報錯
吳敬的一輩子致力於算學,自然是不會含糊,這一張算學的卷子,他用了不到三刻鐘就做完了。
在他看來,這張算學的卷子難度適中,並不是很讓人為難,但是也絕對不是輕易可以答出的卷子。
朱祁鈺在未當皇帝之前,是一名老師,而且是一名數學老師。
他對數字極為認真。
這張卷子什麼水平呢?
頂多算是初二的水平,但是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現實的題目。
比如古問: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如何解答?
詩曰: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意思是第一次餘數乘以70,第二次餘數乘以21,第三次餘數乘以15,最後除以105,得到的餘數則為結果。
(2×70+3×21+2×15)÷105=2……23。
這個問題的核心邏輯是餘數定理,朱祁鈺不要求有學子們能夠給出完整的證明過程,而是會解答這種問題。
這類的問題很簡單,在南北朝的《孫子算經》和《數書九章》卷一、二《大衍類》都有詳細的解答。
朱祁鈺是閒的沒事幹嗎?
這種同餘、或者不同餘數的問題,有什麼用呢?
現實里根本用不到啊。
朱祁鈺當然不是閒得無聊,難為考生。
而是因為餘數定理,完全就是一種基礎數學的重要分支——數論的初等入門的內容。
朱祁鈺想要找到致力於算學,甚至有一定歸納總結計程車子,推動大明數學程序。
基礎數學是一門專門研究數學本身科學,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的的學問,研究從客觀世界中抽象出來的數學規律,探索世界的本質。
朱祁鈺要的人才,是能夠將大明的數學更進一步的人才。
他看著滿是焦頭爛額的學子重重的嘆了口氣,這都是大明的人中龍鳳,他們的文章寫得極好,他們或許有極高的道德水平和學術水平,但是不代表他們能做好地方官員。
其實這也不意外。
大明的官場更像是苗民的蠱盆,在科舉完之後,才正式開始養蠱。
有些沒什麼能力的傢伙,文章寫得再好,比如永樂十九年的狀元曾鶴齡、榜眼劉矩,都不是什麼有能力的人,他們一輩子只能在翰林院寫文章了。
朱祁鈺掃視了一圈之後,忽然看到了吳敬在發呆,確切的說,是做完了題,無所事事的模樣。
當然吳敬非常的恭敬,他一直在正襟危坐,但是顯然已經走神了。
胡濙一直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是睡著了一樣,抬頭看了一眼,看到了陛下在注視著吳敬,隨後簡單瞄了一樣吳敬,又像是睡著了。
但是胡濙已經把吳敬給印在了心裡。
江淵看著時間,敲響了收卷的小銅鐘,十七名考官將卷子分門別類的整理好,糊名送到了御前。
“考試結束,貢士出宮。”陳循大聲的喊道。
殿試終於進行完了,文淵閣這次也沒什麼太大的壓力,陛下看過一次之後,才會把考卷送回文淵閣。
算學的考卷,陛下直接自己收了,不過文淵閣。
“恭送陛下。”群臣和貢士們行禮,送朱祁鈺離開,這一頓監考至少坐了四個時辰,陛下頂著十二冕旒冠,顯然也累了。
吳敬的額頭忽然冒出了一層冷汗,隨著陛下離奉天殿的宮門越來越近,他額頭的汗越來越多,他的表情十分的複雜且快速的變化著,他忽然腳一跺,牙一咬,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