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2/3頁)
章節報錯
柄外表為四節竹節形,上、下各飾一週箍狀紋,柄端封閉並飾龍首銜環。
球形器表飾含苞待放的荷紋,荷瓣凸出,在龍首之下第二竹節處有一長方孔,球形器底部中央有一圓孔,兩孔相互貫通。
將汲酒器伸入酒中,只需拇指按壓、鬆開氣孔即可輕鬆汲取酒水了。
萬傑利疑惑為何是三丈?
因為大氣壓強只能把水壓到三丈。
朱祁鈺硃批了這本奏疏,年後讓萬傑利開始研究為什麼是三丈的問題。
他在奏疏中寫道:【玉衡、恆升汲水三丈,油輕於水,高於三丈;汞重於水,低於三丈,應如是。】
至於欽天監和十大曆局的靡費問題,朱祁鈺並沒有做出具體的指示,他只是釋放了一個態度,他一如既往的支援欽天監、十大曆局的研究,同樣也沒有阻止計省對欽天監、十大曆局的審計。
大明內帑、國帑錢很多,但是沒有一厘是多餘的,對於貪腐問題,朱祁鈺是一視同仁的。
尼古勞茲翻譯的羅馬文集中,有一句話是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叫做自然厭惡真空。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是不會讓真空存在的,一旦出現真空就讓水來填補,於是,水就被抽上去了。
真空出現在哪裡,水就跟到哪裡。
但很顯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玉衡、恆升汲水深度的增加,亞里士多德這個解釋,已經解釋不通了。
朱祁鈺給萬傑利提供了一個思路,至於他能走到哪裡,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朱祁鈺稍微整理了下自己的工作計劃,接下來在南衙的日子,朱祁鈺要將一個房間大小的雙動蒸汽機小型化和標準化。
個頭太過於笨重不利於運輸、結構越是複雜越容易壞、維修成本過高導致成本增加、無法標準化配件不利於生產,這類的產品不利於推廣,也註定失敗。
無論是當初的水利螺旋壓印機、還是八十錠紡車,朝臣們都喜歡用模型來講解原理,就是代表著能夠真正的落地。
小型化和標準化,是接下來蒸汽機要走的路,蒸汽機能夠進入大明皇帝的手辦櫃的那一天,就是蒸汽機可以真正大規模運用的那一天。
這就是于謙老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邏輯,翻譯翻譯,就是四個字:大道至簡。
春節是儒家文化圈裡的習俗,安南也過春節,只不過今年升龍城的春節,比往日的喜慶多了肅穆。
升龍城早已經破敗不堪,但依舊聚集著二十萬餘人,並且隨著大明軍隊升龍城的佔領,這個首府正在恢復著他往日的生機。
大年三十這一天,升龍城內,萬人空巷,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到了講武殿之前。
今天是斬首安南國王黎宜民的日子。
在講武殿前巨大的廣場上,人頭攢動,所有人都靜靜的等待著午時三刻的到來,等待著那個虐主的死亡時刻。
大明軍要在升龍城斬首黎宜民是安南百姓意料之外的事兒,當黃榜張貼,讓百姓觀禮的時候,安南的百姓齊聚講武殿之前,靜靜的等待著。
而講武殿內,浚國公陳懋、文安侯于謙、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儀、魏國公徐承宗、定西候蔣琬、定遠伯石彪、兩廣總督陳汝言等人也一言不發的聚集在殿內,殿內極其安靜。
徐承宗不會打仗,他是帶著陛下斬首黎宜民的聖旨來的,這次郡縣安南,徐承宗沒出什麼力氣,就是蹭軍功,拿了個齊力牌,證明郡縣安南他也參與了,他也沒什麼謀求,只是證明他擁戴和支援陛下決議。
陳懋完全能夠理解陛下要在升龍城講武殿前斬首黎宜民的做法。
因為當初福建布政使宋彰,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斬首,福建負隅頑抗的義軍,立刻作鳥獸散,跑的跑,降的降,東南大定。
在升龍城殺死黎宜民,對交趾長治久安,有決定性的作用。
于謙也能理解,因為當年陛下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把稽戾王抬進了太廟之中,親自動手將其刺死在太廟之中,沒有假他人之手,更沒有搞刀光斧影或者南衙皇宮大火這樣的歷史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