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3/3頁)
章節報錯
黎宜民前腳親征,後腳就有人在升龍城入皇宮登基稱帝了。黎宜民這王位並不穩當,及及可危搖搖欲墜,他還要親征?
“不妥。”柳溥言簡意賅十分確信的說道:“聖上,等到打退了大明軍,咱們在謀劃平定清化不遲,大明軍重急,清化輕緩。”
黎宜民帶著十分憂慮說道:“那老四要是偷襲升龍城,孤,孤這性命安…我安南王都,豈不是不保?”
“聖上勿慮,老四打不進來的。”柳溥十分確信的說道:“聖上才是安南的王,老四不過是偏居一偶的藩王,藩王造反,自古無成例。”
黎宜民立刻說道:“明太宗皇帝不是成例?”
柳溥的臉瞬間就黑了,黎思誠雖然也是老四,可他是個什麼東西?與太宗文皇帝相提並論,他黎思誠也配?
柳溥好懸直接說出來,話到嘴邊才改了口風說道:“聖上又不是建文皇帝。”
“那倒也是。”黎宜民終於滿意的點了點頭,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黎宜民離開了升龍皇城,確定了戰略之後,自然不必待在這糟心的地方。
“柳太尉走了嗎?”黎宜民問著自己的宦官,宦官去門口張望了下,才拉著下襬滿臉笑意的說道:“走了,柳太尉已經走了。”
黎宜民立刻站直了身子,指著幾個宮婢說道:“你們幾個過來,陪朕玩一玩彈弓弦!”
宮婢驚恐的尖叫聲傳了老遠,剛好傳到了柳溥的耳朵裡。
柳溥嘆了口氣,重重的搖了搖頭,走出了皇城,回到了太尉府。
袁彬和唐興兩個人正在老柳樹下對弈,兩個侍女搖著大蒲扇驅蚊。
“你這個臭棋簍子,老是悔棋,不下了,不下了。”唐興看著棋局敗局已定,直接棄子,不過嘴上還是不服輸。
袁彬收起了棋盤,對柳溥說道:“回來了?黎宜民在幹什麼?”
柳溥將自己在宮裡的見聞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唐興勐地打了個哆嗦,看著袁彬問道:“要是陛下給你拴三根弓弦,找人彈你,你待如何?”
袁彬滿不在乎的說道:“那不可能,陛下何等英明神武之人?”
“再說,陛下多忙啊,這等折磨人的法子,陛下只會覺得無趣,有那功夫,陛下還不如批覆幾份奏疏呢。”
“我要是犯了什麼事兒,不用陛下動手,我自刎以謝陛下聖恩。”
“那倒也是。”唐興樂呵呵的回答道。
柳溥閉目沉默了下來,當年答應孫繼宗一起共襄盛舉,是他這輩子最後悔的決定,如果從頭到尾的忠誠於陛下,現在哪裡還要受這等鳥氣?忍受黎宜民這種蠢貨?在陛下手中做事,該是何等的快意?
唐興看著堪輿圖,搖頭說道:“黎宜民要和大明在諒山決戰,他真的是夠有種的。”
這廢太子黎宜民的膽子一向很大,敢跑到松江府以安南國使者的身份覲見陛下,請求陛下對他宮變的支援,回到升龍城就直接宮變,當了安南王,始終如一的膽大包天。
和大明軍硬碰硬,問沒問過瓦剌人的意見?瓦剌人都沒這個膽兒,直接西進了,安南哪來的底氣?
柳溥從袖子裡抖出一張帛絹說道:“諒山地形複雜,山道崎區,大明軍遠道而來,怕是有些地方也會栽跟頭,我這裡有份諒山防務圖,上面標註了諒山地形,以及水源、明崗暗哨、斥候巡視等等。”
“大明墩臺遠侯悍不畏死,圖上所示,皆可查證。”
袁彬接過了這圖,眉頭緊皺的說道:“這東西,你哪來的?”
諒山,是兵家必爭之地,拿下諒山等同於拿下了安南,這份堪輿圖可謂是機密中的機密,墩臺遠侯活動了很久,都沒找到這東西到底藏在哪裡。
比如糧倉,大明的墩臺遠侯派出數十人,奇襲諒山大營糧倉,諒山的安南大軍還打什麼?
柳溥指了指落印的地方說道:“從升龍皇宮裡拿來的,黎宜民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