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作為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賓言開啟了自己手中的奏疏說道:「永樂十三年,葡萄牙的唐·恩裡克王子,維塞烏公爵,帶領兩萬人,攻佔了位於自由之城東南角的休達,使得葡萄牙完全佔領了直布羅陀海峽,貧窮的葡萄牙王國,第一次獲得了黃金、象牙、奴隸等多種貴物,迅速興盛了起來。」
唐·恩裡克王子這個名字是極其陌生的,自由城總督蒯林和葡王阿豐索五世的岳父是佩德羅王子,唐恩裡克王子是蒯林岳父的三弟。
朱祁鈺言簡意賅的說道:「也就是我們李愛卿的三叔。」
「哈哈哈…」文華殿內一時間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大家都知道那不是李賓言的岳丈,也不是李賓言岳丈的三弟,而是自由城總督蒯林的岳丈的三弟,但是蒯林套的是李賓言的馬甲。
李賓言很後悔,沒有在奉天殿前,一劍刺死唐興這個禍害,他出了趟海,自己的傳說遍佈四大洋七大洲,關鍵都不是什麼好名聲,唐興套李賓言馬甲,連蒯林也套這個馬甲,再過不了幾年,四大洋全都是他。
大家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意,李賓言才再次開口說道:「三叔…不是…」
「哈哈哈!」
這次連於謙都笑著搖了搖頭,喝了口茶,看著手中的奏疏,嘴角勾著笑意,誰願意整天苦大仇深,憂思成疾,過去是他不得不憂思。
李賓言自己都笑了,他繼續說道:「唐·恩裡克王子,是葡萄牙海外貿易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親身實踐向後人證明,成功的貿易政策是軍事、掠奪和強制的結合。」
強制什麼?勞動。
確切的說是奴隸制下,人身高度依附的種植園和工坊生產活動。
李賓言看著群臣說道:「雖然很多人都喜歡傳唱恩裡克王子的豐功偉績,比如他建立了航海學校,比如他獎勵海船改良的人為航海者,並且給予豐厚的獎勵,但是就從他的行為而言恩裡克王子,更喜歡建立在軍事強勢背景下的掠奪。」
「宣德七年,恩裡克王子再次親自出海,在自由群島開拓了四萬頃的甘蔗和葡萄種植園,從桑海王國抓捕了九千奴隸,在甘蔗和葡萄種植園裡勞作。」「正統六年,恩裡克王子繞過了位於西經126°北緯37°的布朗角,回國後,獲得了葡萄牙奴僕貿易的專權,此人在正統十一年開始探索倦馬河,本來打算大規模移民的恩裡克王子沒有等到那一天,因為他的侄子阿豐索五世和涉政的佩德羅王子發生了衝突。」
「佩德羅王子並沒有太過於反抗,阿豐索五世獲勝,但是葡萄牙海貿事陷入了政斗的泥潭之中,再無開拓之舉。」
李賓言又拿出了唐興關於多個海貿問題思考的奏疏出來,關於海上武裝力量缺位導致大明貿易發展和商業主導地位的喪失問題,進行了綜述。
這個綜述,讓朝臣們坐直了身子,不自覺的嚴肅了起來。
「這篇奏疏應該刊登在邸報上,並且收錄到《景泰鹽鐵新論》彙編之中。」禮部尚書姚夔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唐興在海上無聊的思考,是大明財經事務的重要部分,是大明財經事務思辨成果之一,理應彙編。
朱祁鈺點頭認可道:「嗯,姚尚書收錄吧。」「那麼李愛卿長篇大論之後,要推行什麼政令呢?」朱祁鈺看著李賓言問道。
李賓言圖窮匕見,開口說道:「陛下曾言,壟斷是商業組織攫取高額利潤的重要方式之一,商業組織總是透過產品差異化、設定市場進入門檻來加強企業壟斷力量、保持市場地位。我們需要扶持一個強大的商業集體,讓這個集體,開拓國際貿易市場、掠奪殖民的工具,即為海商共利同盟。」
「為了讓這個同盟,進行開拓、掠奪和殖民,建立種植園、捕奴、採礦等,朝廷需要提供一定的軍事、政治權力賦予等,但為了不讓這個同盟反噬大明,理應大明朝廷組建,並且控制在大明朝廷手中。」
朱祁鈺拿過來了李賓言的奏疏看了許久,荷蘭、英格蘭東印度公司的翻版,其實在大明,這都可以統稱為紅頂商人。
有些髒活累活,朝廷不方便出手,總督府也不方便出手的時候,就要用到這個海商共利同盟。
朱祁鈺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觀點,看著李賓言問道:「一個開拓、掠奪、殖民性質的商盟,朝廷過分干預,很容易變成控制外商、懷柔遠人的工具,為了不被反噬,朝廷應該控制一二但試問,大明水師始終對商盟保持武裝力量的優勢,這個商盟還敢反噬大明嗎?」
李賓言眉頭緊蹙的問道:「陛下的意思是,不過分干預?」
「對。」朱祁鈺頗為確切的說道:「朝廷是僵化的,一件事要層層上報到我們的手中,而後再經過漫長的商議,是無法第一時間做出應對的,這種僵化在民生大事上,是一種制度上的謹慎,朕以為是有益的,但是這種僵化用在商業行為中,是有害的。」「朝廷可以任命其商總,但是在決策上,朝廷應該以底線思維為主,在組建之初,就劃出一條紅線來,一旦越線,就消滅他們,組建新的商盟。」朱祁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相對應東印度公司,韃清朝的廣州十三行,也是朝廷提供一定的軍事、政治權力賦予的海商集體,結果韃清朝的海商集體,因為韃清朝廷的約束,慢慢失去了活力,最後演化成了控制外商、懷柔遠人的工具。
管是一定要管的,任命商總以及對整個商盟重要人物進行人身限制,不得出海
,一旦這個商盟作惡,朝廷以雷霆手段將其毀滅,而後建立新的商盟即可。這個底線,就是以大明利益為先。
朱祁鈺想了想,拿起了桌上的鋼筆批覆道:「任何一個政策,都不可能在設計之初就是完善的,因時而動,因勢而動,都是在實踐之中,不斷完善,朕以為可以由戶部給事中費亦應負責組建之事,松江府商總葉衷行為商總。」
「陛下聖明。」于謙表態,他表示了支援。朱祁鈺再次拿出了景泰之寶,齊縫蓋下,將李賓言的奏疏遞給了王文。
大明帝制的制度設計之下,皇帝有權繞過廷議任事,這是給李賓言站臺,他的這份奏議不見得能透過廷議,即便是皇帝和百官之首于謙支援,都不見得能透過。
作為大明皇帝,朱祁鈺的權力是無限大的,他很少動用這個權力,但只要動用這份權力,就代表了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