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見澄頗為認真的說道:「像孔子、孟子這樣的聖人,他們的德行、他們的言談流傳幹古,但是就連衍聖公一系都無法遵循他們的德行和道理,兒臣不覺得用道德可以真的感化人心,還是要付諸於行動才是。」朱祁鈺頗為滿意的說道:「澄兒啊,你已經理解了儒皮法骨這四個字了。」
朱祁鈺不由得想起了漢宣帝教育太子時說的那句亂我漢家者,太子也,後來漢元帝果然誤了漢家江山。而朱見澄在胡濙的培養下,終究是明白了世間很多的道理,那時候,他雖然不懂,但是他認真的記下,日後遇到了事兒,自然就明白了。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所以我很疑惑是胡老師父說得對,還是王學士說得對。」朱見澄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他這一換老師,被教的有些懵。
朱祁鈺看著朱見澄頗為篤定的說道:「你已經有答案了,你叫胡老師父是老師父,你叫王學士是學士。」胡濙說的那些話,的確足夠的殘忍,已經在朱見澄的內心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些烙印已經影響到了朱見澄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謝父皇解惑。」朱見澄聽聞,也是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內心早有答案,只是需要父親確認一遍。朱祁鈺看著朱見澄說道:「從明天起,跟隨朕一起去京營操閱軍馬,作為大明天子,沒有軍事天賦那是老天爺不肯賞,但是騎馬弓射火銃,還是要掌握的。」「你自己要小心些,當初李承乾就是因為騎射摔折了腿,後來性格變得乖張了起來,小心有人對你下手。」
朱祁鈺對兒子講話,就沒有那麼多雲裡霧裡的話,直截了當,告訴他,太子不是那麼好做的,尤其是現在朱見澄有了親弟弟,那也是嫡子,大明第二順位繼承人,當舊黨們發現無法改變太子根深蒂固的三觀時,會做出何等瘋狂的事兒呢?
朱見澄站起來,看著父親,挺直了胸膛說道:「胡老師父在的時候,跟兒臣解釋過父親為何不肯移宮住在皇宮裡的原因,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歷代太子不好做,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是第一要務。
朱見澄走了,朱祁鈺看著朱見澄的背影笑了笑,繼續批閱著冗雜的奏疏。
掛職左都御史正三品,總督南京糧儲軒輗再次上書乞骸骨,朱祁鈺仍然不準,軒輗是個極為清廉的官員,如果不是海剛峰海瑞,軒輗就是大明第一廉臣,總督錢糧十二年,從未出過一絲的紕漏。
軒輗上任之時行禮之後一個竹箱,號稱一簏居士,那時朱祁鈺還以為他在作秀,結果這十二年來,這一簏居士,還是一簏居士,不肯貪墨分毫,朝廷給的正三品俸祿,也的確夠他一家所用。
江南錢糧是大明的命脈,是計省重點稽查物件,是反貪司的重點反腐物件,王翱、計省盯了十餘年,愣是沒找出一點問題。
不準致仕的同時,朱祁鈺追贈軒輗父親軒貴為資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母親劉氏、繼母張氏為夫人,這份聖旨,用的是江寧織造聖旨專用的提花五彩錦,織祥雲紋、景泰之寶騎縫蓋章,正經的聖旨之外,還有一堆的恩賜,除此之外還有一塊頭功牌,賜給了軒輗。能讓大明皇帝拿出提花五彩錦做裱,顯然軒輗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這冗雜的奏疏裡,讓朱祁鈺頗為不滿的是有人彈劾袁彬,彈劾的理由是袁彬通倭不忠,事兒還是當年那些事兒,主要是袁彬迤北保護稽戾王為引,袁彬在瀨戶內海搞國中國為佐,彈劾袁彬通倭,對陛下不忠。
通倭可是個大罪名,真的要扣帽子,唐興是最通倭的那個。
朱祁鈺專門讓興安、盧忠去查了下到底是何事兒,才發現,是袁彬攔了一些人的財路。
袁彬的山野袁公方,在倭國佔據了三大銀山,每年的倭銀,直接輸送到了國帑和內帑,導致大明海商,販賣貨物到倭國,連倭銀都取不到,只能換硫磺、倭女、銅等物。
「朕剛剛立下了規矩要流放天山以北鎮西關,瞧瞧,這就有人撞上來了。」朱祁鈺拿著奏疏對著興安說道:「吏部尚書王翱可是盯著他呢,他還上奏疏,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廣西右佈政王宇,浙江台州府寧海人,其家族世代為海商,王宇這道奏疏顯然是朝廷不應該,與民爭利,的延展,大明很大,朱祁鈺能容得下批評的聲音,若是就這一道奏疏,朱祁鈺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關鍵是這個王宇是個貪官,已經被王翱給盯上了。廣西鬧出了攻破州縣的民變,已經被廣西總兵官泰寧候陳涇、廣東總兵官歐信,聯手平定。
兩廣巡撫葉盛、廣西僉都御史吳禎節都透過了反貪司的稽查,這個右佈政王宇卻沒有,王宇縱容自己的侄子王壽看管廣西官庫,計省審查之時,王壽不敢火龍燒倉為了平倉橫徵暴斂,導致了苗民生變。
這件事,還是在廣西修平陸運河的巡河總督徐有貞督辦。
王宇斬首示眾,家眷包括王壽在內,流放鎮西關是朱祁鈺對這次民變的最後處置結果,目前三法司已經透過氣兒了,緹騎正在前往廣西進行查補,拘捕王宇、王壽等要犯,等到查補結束,再拿到廷議上廷推後處斬。這一來二去,至少要一年的功夫,這是大明體制僵化的體現,但也能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
按照刑部尚書俞士悅的看法,犯罪事實清楚,人贓俱獲,徐有貞從王壽家中翻出了近五十萬銀來,砍十次都夠了,但是皇帝堅持不能辦黃紙案、白紙案,要辦駕貼案,俞士悅只能走程式,讓王宇在牢裡多活一年。于謙對這個案子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那頭總督南京糧儲軒輗剛剛表現出文人的氣節來,給文人們好好的長了長臉,這邊右
佈政王宇就搞出五十萬貪腐的大案來,陛下心中對文臣的疙瘩稍微松一點,王宇這又給緊回去了。
屬實是該死。
苗民叛變俘虜中,有一批閹割的苗民名單要入宮,朱祁鈺本來打算直接硃批,忽然看到了一個人名,將其單獨圈了出來說道:「這個廣西桂平縣大藤峽人汪直,送到沂王府去,給沂王做大伴。」
汪直,明憲宗朱見深的親密戰友、威寧伯王越的好友、西廠廠公、健全武舉制、主持成化犁庭、久鎮遼東,是大明為數不多擁有軍事天賦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