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2/3頁)
章節報錯
緹騎們魚貫而出,他們要負責清街,確保沿途的安全。
相比較之前的類馬的蒸汽機車,面前的蒸汽機車已經和馬沒有了任何關係,機車的下部是連桿連結的五對動輪,這五對動輪,讓朱祁鈺感覺非常安心。
橫臥的機頭,兩丈長,高曰一丈,整體細長,位於前方的大煙囪,多少有點遮擋駕駛室的視線。
“咱這個東西叫什麼名字?”朱祁鈺趁著工匠們檢查機車的時候,圍著這鐵疙瘩轉悠,一邊細細打量,一邊詢問。
石亨俯首說道:“泰安一號。”
這一聽,就知道是石亨起的名字,大明新闢之地,朝向京師方向的城門,都叫泰安門,這還是當年石亨打下集寧城後留下的慣例。
石亨,在大明群臣眼裡,就是當代的安祿山,唐明皇喜歡看胡旋舞,安祿山就給唐明皇表演拍肚皮,大明皇帝喜歡搞些奇技淫巧,忠國公就投其所好,整日搗鼓鐵馬,討皇帝歡心。
楊漢英也說過,石亨註定要做安祿山的,奈何石亨是京營總兵官,就註定他做不了安祿山,無他,大明京營離皇帝太近了。
“泰安一號。”朱祁鈺笑了笑也沒更名,眼下大明內外,都把蒸汽機車鐵馬當做笑話看,笑曰:皇帝的玩具。
一個沒有馬能拉、一個沒有馬跑得快的機車,有個屁用,還不如馬拉車在馳道上跑得快,拉得多。
大明對於京宣馳道沒有什麼意見,對這個鐵馬,則完全都是當個笑話看了。
“金達!”石亨大聲喊了一嗓子,金達檢查了鍋爐後,就來到了陛下面前,恭敬的俯首說道:“臣京順永平製造廠總辦金達,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天津人?”朱祁鈺一聽這口音便想起了羅炳忠,這金達的天津口音略重了些。
京師順天永平府製造廠,位置大約在後世唐山,除了煤鐵之外,也是大明除了石景廠外,最大的機械製造廠,朱祁鈺面前的這臺泰安一號,產自永平製造廠。
這裡面還有些官司,石景廠和永平廠,為了打造一臺切實能實際運營的蒸汽機車,展開了長達兩年的技術攻關和競賽,誰的車效能好,誰的車拉得多,誰的車更穩定,哪家廠的機車,就會以泰安為號命名。
石景廠作為大明底蘊最為深厚、大工匠最多的官廠,在經過了兩年的競爭之後,卻敗給了永平製造廠,泰安號,花落永平。
當年石景廠總辦陳有德還在的時候,為這件事可是生了好大一場氣,認為是石景廠的奇恥大辱!把整個石景廠從上到下罵了個狗血淋頭。
金達,永平製造廠的總辦,大工匠,年紀還不到四十,是泰安一號的設計師。
“陛下明察秋毫,臣的確是天津人。”金達帶著工匠特有的憨厚,笑著回答道。
朱祁鈺指著和犀牛一樣的蒸汽機車說道:“給朕講講吧。”
金達有些不善言辭,不是木訥,單純是緊張,雖然作為工匠代表覲見過陛下,但是介紹起來,依舊是有些磕磕巴巴,不過很快金達就能言善辯了起來,因為他發現,陛下真的懂技術!
這場對話,很快就從君臣奏對,變成了工匠之間討論問題。
朱祁鈺拍著鍋爐說道:“這個鍋爐設計的很好,為了更快速的積累蒸汽,裡面這三十六根管道橫臥的設計,確實解決了機車啟動慢的問題,還有這裡,蒸汽不直接從汽缸排除,反而透過煙管,不得不說,這個創意好,這樣一來,這鍋爐裡的煤炭便可以充分燃燒了。”
金達俯首說道:“陛下,這泰安一號,淨重九千斤,可以拉五節車廂,兩萬斤的貨物,功率為十六馬力,載滿的話,每個時辰能跑四十里地。”
“好好好!”朱祁鈺一聽有十六馬力的功率,能拉五節車廂,拉兩萬斤一個時辰跑四十里地,就不住的讚歎、
京師距離大名府約八百八十里地,如果泰安一號拉車,只需要二十二個時辰,也就是四十四個小時辰,不到兩天。
以靖康年間,金人南下從幽州打到開封,即便是沿路沒有受到大規模的抵抗,依舊走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
時速十公里每小時,真的不快,但對於景泰年間,真的夠用了!
大明的商業活動越頻繁,需要拉車的馬匹就越多。
“回稟陛下,已經妥當了。”大工匠帶著幾個工匠來到了陛下的面前,彙報著檢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