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1/3頁)
章節報錯
伯顏帖木兒也不是一點野心也沒有,他當然也曾奢望過大位,畢竟康國這片土地,雖然不如中原肥沃,可能做王,誰甘願居於人下?
伯顏帖木兒當然有過做王的野望,哪怕是對大明俯首稱臣,只要能撐著,他也是樂意的。
當王,裡面繞不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管理。
無論是附屬國、朝貢國、藩屬國,大明都不會直接對康國進行管轄,大明對四方之地之外的事兒,大抵處於一種漠不關心,你求上門來,我頂多表達一個態度的狀態之中。
伯顏帖木兒設想自己做了王之後,面對康國這個諸多部族混合、信仰宗教大鍋亂燉、甚至連膚色都各有差異的地方,伯顏帖木兒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比如這次的撒馬爾罕大疫,疫病一起,伯顏帖木兒直接手足無措,急吼吼的趕到了康宮,詢問王復應該如何處置。
王復立刻開始關閉所有的坊門,在沒有康國公印的詔令之下,任何私越坊門之人,格殺勿論;無數的大柵欄放置在坊間,一個坊一個坊的清查;關閉了所有的商道關隘,禁止商販往來,禁止百姓入城出城,組織民夫運送糧鹽柴三物分發,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王復就將這場本來要命的大疫給解決的乾乾淨淨,再無後患。
這也是中原王朝歷來處置大疫的辦法,惠民藥局只要確定為瘟疫,便會執行。
在政令執行的第二天,阿史那合霍的一個侄子,以為自己是康國公的親戚,便可以目無法紀,強闖坊門,五城兵馬司的校尉自然不敢管束,王復趕到後,當場將其格殺。
阿史那合霍的侄子到死都沒想到,自己會死在姐夫的手裡,而且還是姐夫親自動的手。
訊息傳開後便再沒有人違禁了。
伯顏帖木兒在大疫之後問自己能不能做到,答案是否定的,他也徹底絕了這份本就不重的野心,即便是此時也先提起此事,伯顏帖木兒心中也未起波瀾。
這王位,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尤其是在康國。
要是篡來了就能坐穩了,伯顏帖木兒當然願意試一試,哪怕給大明當狗也行。
但是篡來了,坐不穩,那不就成了司馬代曹,貽笑千古嗎?
篡位,那是需要實力的。
「你也跟著王復這麼久了,他那些個手段,你不也看在眼裡,你坐上了王位,看他不順眼,處置他便是。」也先仍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訓誡著伯顏帖木兒。
伯顏不想反駁,他不想激怒也先,也先老了,人越老耳越順,就想聽些順耳的話。
辦法可以學,可是那處事果決和為萬民王的秉性,怎麼學呢?
「眼下咱們康國雖然說立下了,可是這還是根基不穩不是?且先讓康國公囂張些時日,大營還在咱們手裡,他還能折騰出什麼花樣來呢?」伯顏帖木兒這話的,就讓也先非常滿意。
也先把國事交給了王復的理由也是如此。
其實大營早就成了王復的形狀了,伯顏帖木兒這個平章事、左翼諸鄂拓克,在軍中的威望,不及王復的三分之一。
若是伯顏帖木兒和王復同時下令襲殺對方,這大營十二團營,十二個萬戶,至少也要有九個以上的萬戶要對伯顏帖木兒下手,剩下的三個只會按兵不動,觀察局勢。
草原部族本身就很鬆散,有奶便是娘,王復能給他們的利益,顯然比伯顏能給的要多的多的多,該如何選擇一目瞭然。
這十二團營的萬戶是將領,他們的態度代表了臺吉、特勤、鄂托克等貴族,那庶弁將更是完全的一邊倒,完全倒向了王復了。
畢竟草原貴族們,哪裡管底層人的死活?
現在大營的共識是,只要康國公不直
接下令衝進蘭宮殺掉大石,康國公的任何軍令都要無條件執行。
殺掉大石是犯上作亂,這無論到了哪裡,都是被人所唾棄的,當然倭國除外,倭國那種下克上,層層架空的政治格局,整個天下都是獨一份兒的。
若是康國公毒殺大石,大營軍士會為大石報仇嗎?
講話要拿出證據來,你說兇手是康國公就是王復下的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