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官船所到之地,必然是大明水師所到之地,這海上討生活的,都命苦,這海上的買賣,那都是搏命的活兒,若是官船到了,水師到了,就是搏命,咱大明的船不也有優勢嗎?”

“這和在地上做買賣,一個道理,攔路搶劫的匪寇們遇到了官軍,還不是能避則避?”

官船官貿最大的好處是治安,眼下在海上漂,哪有什麼規矩,各個海商們,入港為商出港為盜,上岸彬彬有禮,下海就是凶神惡煞。

沒當過海盜,沒有被人搶劫的經驗,也好意思自稱下過海的海商?

說是做買賣,其實都是在玩命,但是官船官貿開始後,至少這治安一事,會變好很多。

有了官船官貿,至少商賈們跟著官船官貿一起出海,會安生很多。

議的是海貿,說到底,議的是權力。

“這次的官船官貿和永樂年間亦有不同,比如在永樂二年,文皇帝敕∶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所在有司,防其出入。今日官船官貿,亦未禁絕商舶商貿。”

“這種不同,還有很多,沈尚書以為呢?”于謙提到了最重要的第二點利益相關之事。

那就是官船官貿並不壟斷,也不禁商船出海,這是景泰海貿和永樂海貿的最大區別。

永樂年間的下西洋是一種政治活動,核心在於利用大明的強橫國力和生產力帶來的豐富商品,輻射周邊國家,利用經濟槓桿,實現外交利益最大化,用後世的說法,那就是最惠國制度。

同時,也可以利用堪和貿易體系,掌控主導經濟貿易權,建立對周邊國家的貿易體系,實現經濟羈縻,加強對藩屬國的控制。

而永樂年間興建北京、五徵漠北、收復交趾、穩定遼東、修官道驛路等等,這樁樁件件,哪一件不是糜費頗重,沒有下西洋的豐厚利益,那完全無法支撐。

那麼下西洋這樣一個給大明帶來了巨大利益的政令,最後落到人亡政息,必然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其中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用的公家的東西,最終都入了內帑。

無論是船隻的營建,還是商貨的供應,都是大明戶部在籌措,但是戶部傾盡國力籌措貨物,最後都換來了內帑的充盈。

所以有些翰林院的翰林們才會抓著不放,說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而是化公為私的天下。

于謙問到了沈翼,沈翼眼睛裡都是血絲,昨天戶部上下又熬了個大夜,輕油噴燈的燈油都用了幾十斤,他聽到于謙問他,他稍微緩了緩神說道∶“官船官貿的船營建好了,是朝廷的船,屬於公產。”

沈翼言簡意賅,不通財會事的一些朝臣們聽了有些迷糊。

“沈尚書昨天熬夜沒講透,這船建好了是隸屬於戶部和工部,戶部統一調派管轄,工部掌握固定資財,而海貿所獲利盈餘一分為三,內帑五成,國帑五成。”朱祁鈺開口說道,有些話沈翼不方便開口說,朱祁鈺就替他說了。

沈翼從胡淡那兒得到了二手訊息是,皇帝仍然遵循舊例五五開,但是在沒有聖旨和口諭的情況下,沈翼當然一個字都不能提。

朱祁鈺索性直接把話,當著所有人的面兒,說開了講透了,省的大家有所誤讀,耽誤了政令的推行。

不禁私船、不盡歸內帑,是景泰年間和永樂年間開海的最大區別。

船的歸屬,就是託塔李天王手裡的那個塔,是一種保障,也是一種朱祁鈺對戶部、工部的一個承

諾。

託塔李天王李靖手裡的塔,是吳承恩對哪吒鬧海民間故事的一個改編。

在《西遊記》裡,哪吒鬧海後,李靖恐生後患欲殺哪吒。

哪吒知道後,割肉還母,剔骨還肉,還了父母精血,只剩下一點靈魄到了如來面前,如來便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救了哪吒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