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2/3頁)
章節報錯
0歲之前就存在的科技發明,是天經地義的生活必需品;
2040歲之間出現的科技發明,是改變世界的非凡創造;
40歲之後出現的科技發明,是沒有必要存在的邪惡異端;
于謙已經六十一歲了,但是他並沒有侷限於自己過去的思維之內,也不排斥新出現的各種發明創造,
反而是樂此不疲,比如今天這《馳道規劃》看似是遊藝,其實何嘗不是學到了新的東西呢?
原來修馳道如此的困難,即便是在平地上,也是各種各樣古怪的問題。
朱祁鈺放下了棋盤,猶豫了下說道:“工部給了大概的預算,從石景山修到宣府要六百九十三餘萬銀幣,要修三年之久。”
“如果這段可以打通的話,日後修到西安,修到嘉峪關,修到南衙,修到廣州府,修到遼東都司,修到雲南,甚至修到升龍去,都不是問題,但是戶部極為反對。”
朱祁鈺終於圖窮匕見了,他玩這個可不是隨便玩玩。
京宣馳道,實在是太貴了。
朱祁鈺都有些猶豫,所以藉著這遊藝事兒,詢問下於謙對此的看法,可是建成之後,這段馳道帶來的各種價值,是朱祁鈺無法拒絕的。
于謙思索了一下,笑著說道:“如果三年的話,每年投入就是二百三十一萬銀幣,這樣一算,就不是不能接受了。”
于謙此言一出,朱祁鈺首先笑了出來,而後整個御書房裡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於少保是懂算學的。”朱祁鈺連笑著搖頭說道:“這麼一算,的確是不貴。”
等到歡快的氣氛過去之後,于謙才正色的說道:“土木天變,我大明若是有這麼一條馳道,瓦刺人怎麼可能打的贏大明?兵貴神速,這條馳道修通之後,就將山外九州和山內七州徹底打通,山內山外連成一體,外虜難入。”
“當年太宗文皇帝執意遷都北衙,自然有文皇帝二十歲就藩北衙,在北衙待久了,南方待不住,可是北虜的威脅,也是主要原因。”
“這條馳道修通了,燕山防線,才能真正的渾然一體。”
這條馳道,軍事意義重大。
朱棣當年遷都,是經過了極為慎重的考量,並且經過了長達十數年的爭議,最終決定遷都,朝中的反對聲音很大,但最終朱棣還是力排眾議,完成了遷都大事。
朱棣的很多政令,都隨著二十四年的興文廈武,人亡政息,但是這遷都卻是影響深遠的一件事。@·無錯首發~~
北宋的滅亡,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燕雲十六州在敵寇手中,定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都是短命王朝。
燕雲十六州的背後,就是千里平原,北虜可以隨時騎兵南下,屠掠中原大。
地。
在北宋滅亡靖康之難時,完顏宗望從古北口南下取幽州後,直接跳蛙戰術,跳過真定、雄州、德州直接南下到了黃河沿岸,而後趁著冬季黃河冰封過河,直逼開封府。
嚇得宋徽宗禪讓太子宋欽宗趙桓,宋徽宗直接跑向了南方商丘。
完顏宗望第一次並沒有攻下開封,而是敲詐了一筆後北歸,因為大宋的勤王軍到了。
次年,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合兵一處取太原之後,切斷了大明西軍馳援開封之路,才將宋徽宗和宋欽宗打包帶走了。
而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在建文三年俘虜楊文之後,立刻開始南下,轉戰千里不攻城,最終在建文四年入南京為帝,靖難之役,也證明了,燕雲十六州,真的丟不得。
中原這片土地,誰掌控了燕雲之地,誰就能鯨吞天下。
而這條京宣馳道的修建,將標誌著從此之後,燕雲十六州連為一體,對於燕雲防線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于謙繼續說道:“陛下,自宣府至京師的商路崎嶇,河套、塞外之物入京不易,臣仍記得當年渠家事,晉商壟斷與北虜韃鞋、兀良哈、瓦剌的貿易往來,若是此路修通,天塹變通途,河套便再無丟失之虞了。”
在商貿往來上,山西貨物進京不易,想要進京那就得翻山越嶺,山外九州和山內七州的商路不通,也造成了晉商形成了壟斷地位,最終釀成了渠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