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阿噶多爾濟,當初聯合也先,徹底架空了脫脫不花,宣府之戰的時候,阿噶多爾濟見大明防守嚴密,居然直接跑了。

讓賀章沒想到的是,脫脫不花居然能容得下這個跟他不一條心的阿噶多爾濟。

“滿都魯,也就是他們的三臺吉,傾向於投降大明,他跟那些跪在燕山長城下的那些韃靼人訴求一樣。”馬碩說到了一個現在不過二十歲的年輕人。

滿都魯,脫脫不花的弟弟,韃靼部的三臺吉,當年河套之戰的時候,年僅十五歲的滿都魯,曾代表了他大哥脫脫不花,參加了官山議事臺大會,拒絕了也先要求共同出兵。

馬碩將一大堆的諜報放在了桌上說道:“在很大程度上,那十三萬韃靼人,跑到北古口大營,就是滿都魯的授意。”

“一來可以阻斷大明進軍的步伐,二來,可以爭取更多的主動權和在韃靼的話語權。”

“這種請求大明冊封,劃分牧區,減少韃靼內耗的風力,都是滿都魯一手操持的。”

“脫脫不花本人,更傾向於維持現狀。”

現在的韃靼部諸臺吉,分成了三股勢力。

以阿噶多爾濟為首,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擊大明;

以滿都魯為首,清繳韃靼諸王,全面歸順大明;

以脫脫不花為首,維持韃靼元裔汗廷的地位,歸順大明,但是不完全歸順。

大明可以冊封他們的可汗,但是韃靼仍歸他們元裔汗廷管理。

脫脫不花這種想法有些不切實際,確切的說,脫脫不花就是個騎牆派,他在二弟三弟之間搖擺不定。

賀章算是初步瞭解了眼下韃靼人內部的不同傾向。

他有些疑惑的問道:“滿都魯年紀輕輕,能煽動起如此大的風波嗎?”

馬碩挑了幾份諜報重合在一起說道:“滿都魯是個聰明人,他曾經直言不諱和屬下說,若是大明未能王化韃靼,反而是給韃靼一個喘息之機。”

賀章拿起了那幾份諜報,看了許久。

滿都魯走的是陽謀。

大明想要徹底解決邊患,想要徹底收復韃靼人,就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眼下大明勢大,瓦剌已經西進了,韃靼人已經沒有了西進的可能,所以韃靼人唯有全面歸順大明。

若是大明無法消化韃靼這個部族,若到時候,黃金家族的後裔振臂一呼,應者雲集,那大明就是養虎為患。

賀章十分意外,他居然在塞外看到了陽謀的味道。

“此子不可留。”賀章點了點滿都魯的名字說道:“得想辦法殺了他。”

馬碩聽到這裡,頗為無奈的搖頭說道:“殺了他?韃靼內部有些人,比咱們大明人還要恨他。”

“但是殺不了,此人個人勇武不提,滿都魯在草原上本就是勇士的意思。”

“怎麼說呢,就是無從下手,他不給別人下手的機會。”

賀章想了想問道:“比陛下還要謹慎不成?”

大明皇帝在奉天殿監考,所用水食,居然自帶食盒,陛下不給任何人一絲一毫物理消滅他的機會。

馬碩深以為然的想了想說道:“有過之,無不及。”

大明皇帝曾經下過最高指示,禁止暗殺,是因為陛下覺得韃靼王的命,都不如夜不收的命金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