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誰為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3/3頁)
章節報錯
丁烈出發了,他帶著不到百人的清化親軍,從清化城出發,向著升龍城而去。
丁烈已經垂垂老矣,黎利還在的時候,丁烈就已經是公卿了,黎利還賜了丁烈黎姓,丁烈奏稟大明的奏疏,都自稱黎烈。
此行的危險,丁烈心知肚明,黎宜民那個兇徒,並不能完全控制升龍城局勢,即便是黎宜民想要以和,朝裡有大把的人不樂意。
若非當初柳溥幫了黎宜民殺掉了阮熾,又護住了黎宜民的命,黎宜民早就死了。
丁烈此行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前往升龍城。
只要能入了升龍城,黎宜民就會認為黎思誠不敢興兵,他此行的目的,麻痺黎宜民就達成了。
“籲!籲!籲!”
車駕猛地停下,此時的安南已經到了雨季,道路泥濘不堪,馬車陷入了泥潭之中,兩匹馬用盡了力氣也沒能把車拉出來。
護衛的清化親軍推了推斗笠,大聲的喊道:“丁尚書!前面就是驛站,我們先去歇歇,等雨停了,我們再走吧!”
“好。”丁烈看著狂風暴雨,從車駕上一步步走下,坐到了轎攆之中,才向著驛站而去。
或許是因為下雨的緣故,往日裡應該熱鬧無比的驛站,極其安靜。
三名清化親軍進入驛站清查,進入之後再無生息。
一名千戶勒住了馬匹,咆哮道:“有埋伏!護送尚書回清化城!”
三十多名清化親軍快速的將轎攆團團圍住,遮擋了所有的視線,而後幾名親軍,七手八腳的給丁烈穿上了蓑衣和斗笠。
“走!”三十多名清化親軍向著不同的方向逃去,一時間居然分辨不出丁烈到底跑去了哪個方向。
大雨天射箭弓弦無力之外,箭矢也沒什麼力道,一群人從驛站和山道兩旁衝了出來,向著親軍都尉府的親軍們殺去。
次日的清晨,一名墩臺遠侯翻進了柳太尉的府邸,將一份塘報放在了袁彬的桌上。
袁彬開啟一看,頗為冷峻的說道:“莫支昨天安排了三百人在福安州驛站截殺丁烈,丁烈成功逃回了清化,莫支那三百人,居然死傷大半。”
唐興眉頭一皺問道:“清化親軍都尉府的傷亡如何?”
“死了十幾個。”袁彬將塘報交給了唐興,略顯無奈的說道。
“莫支領的是升龍禁衛,派了三百人,前去埋伏截殺前來議和的丁烈,然後,升龍禁衛死了近兩百人,清化親衛死了十幾個?!”唐興重複了一遍塘報,不是他年紀大了耳背,這戰損比,實在是太大了!
一個親軍換了禁衛十個!
墩臺遠侯的訊息是極為準確的,因為他們目睹了整場截殺,清化親軍戰鬥意志極其強大,訓練有素,升龍禁衛敗北後,是清化親軍打掃戰場。
尹旻的感覺沒有錯,若非升龍禁衛戰力太差,此時的丁烈早已經你死了,哪裡還能逃回清化城?
唐興看完了塘報,哭笑不得的說道:“這都是什麼臭魚爛蝦!讓柳溥去接手升龍禁衛吧,這麼一算,二十萬軍而已,老四帶著兩萬人就把黎宜民給滅了。”
袁彬依舊平靜的說道:“不用兩萬,畢竟人會投降啊。”
唐興嘖嘖稱奇:“陛下還真是有先見之明,就見了黎宜民一面,就知道黎宜民這個人不幫就必輸無疑。”
“我去把柳溥叫來,商量下,如何拿到升龍禁衛,莫支這個人不行,這升龍軍不支稜起來,陛下還沒到,黎思誠先進城了。”
三個人坐在一起。
袁彬眉頭緊蹙的說道:“升龍禁衛都掌控在黎宜民的手裡,若是柳太尉搶,怕是引起黎宜民的猜忌。”
唐興附和的說道:“確實比較難,畢竟是禁衛,不掌握在自己手裡,黎宜民能睡安穩嗎?”
大明少保于謙,在京師之戰後,為了避嫌,為了交出兵權,拖著患痰疾的身體,去山外九州,檢閱邊方。
以陛下對於少保的信任,京師軍權也不能交給於謙,柳溥作為大明來降之臣,貿然要兵權,的確犯忌諱。
柳溥面色奇怪的說道:“我倒是有辦法。”
------題外話------
丕平獻土時,教皇是這麼為其賦予合理性的:“誰為法蘭西操勞,誰就是法蘭西的主人”。黎思誠的這種特務高壓政治,也是有原型的,在蘇勳宗和蘇獻宗之間,還有一個名叫安德羅波夫的人掌握了權力,他就是用這種特務高壓政治治理,還有一本書專門講解這種政治模式的書《克格勃與政權》,是安德羅波夫的第一副手寫的回憶錄。對特務政治感興趣的可以看這本書。求月票,嗷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