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授奇功牌(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祁玉略微猶豫了。
這幫遮奢豪戶跑出去了,大明仍然要對他們提供保護?
說好的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呢?
雖然說是為了保護大明油料供應安全,但是朱祁玉依舊有些不太願意提供這種保護。
于謙當然看出了陛下的猶豫,低聲說道:“陛下,臣以為寧陽侯所言極善,即便是大明棄民,也是大明的棄民,容不得一群外番蠻夷欺負。”
“陛下,大明水師得師出有名啊,若是海外棄民受了欺負,請大明庇佑,這就是名。”
師出有名是大軍征伐的必然,否則再精銳的軍隊也會變成一灘爛泥,互相掣肘無法相互配合的軍隊,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師出有名在軍事意義上,就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在政治上,則是講究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發動戰爭要給本國和被征服一方一個說的過去的交待,否則會陷入無休無止的被動。
朱祁玉不知道師出有名的重要性嗎?
最不講理的美利堅在發動戰爭的時候,還要弄瓶洗衣粉,指責尹拉克有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利堅已經是世間罕有的不講理的霸主了,他也得找個藉口不是?
師出有名,是政治和軍事中的必要條件。
甭管這個名多麼的不可靠,會引起多大的爭論,那也是名。
朱祁玉頗為鄭重的說道:“我大明軍士長途跋涉,海上風高浪急,到了地方,兩眼一抹黑,應了這幫棄民的請願,他們是不是要出一些助軍旅之費?”
“要是連助軍旅之費都不肯出,朕就算是為了虛名答應了下來,大明的軍士也不能答應不是?”
這個意思很明確,得加錢。
于謙頗為贊成的說道:“陛下英明!給錢他們才安心啊。”
給錢,才能讓這些外逃富戶們更加安心,因為這代表著是一樁買賣,而不是大明在搶劫他們辛辛苦苦壓迫奴隸積累的資本。
“大明水師很貴很貴的,他們不見得能請得起的。”朱祁玉又補了一句,他的胃口可是很大的,一應補給撫卹都要頂格,請大明水師出場的助軍旅之費,可不僅僅是幾萬兩就可以搞定的。
“再貴,也沒有自己組建一隻訓練有序、戰力彪悍的水師昂貴啊,陛下。”于謙笑著說道。
一個朝廷有多貴?
南衙僭朝的諮政大夫,現在的應天巡撫李賢有話要說,當初算賬算到朝中所有人都頭皮發麻,算的當時的孫忠等人只想投降。
維持一個朝廷的基本穩定,一年的行政支出折銀後高達八百萬兩白銀,而維繫一隻二十五萬人的大軍,折銀後也接近八百萬兩白銀,如果是戰時還要加倍,保證大軍不會望風而投。
水師只會更加昂貴。
朱祁玉啞然,點頭說道:“於少保所言有理。”
在討論歷史的時候,都會將百年屈辱,完全歸咎到大航海時代中國的缺位上,雖然一定程度上有些以偏概全,但大航海缺位,的確是東學西漸極其極其重要的一環。
黃銅、白銀的流入,直接影響到了大明商貿往來是否順暢;而交趾的大米則直接影響到了大明的糧食安全;油棕樹的出現和榨油以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對大明的油料缺失的補足。
還有那需要石油冶煉輕油的石灰噴燈,則直接影響到了大明明公們嚮往和追逐光明的權力。
別的也就算了,讓大明的明公們黑燈瞎火,掌握權力的明公們能樂意?
朱祁玉和陳鎰詳細溝通了棕櫚油、油棕樹的種植等相關問題,才頗為滿意的點頭。
油桐的油確實不好吃,就和豬油一樣,只有一樣,可它到港的價格僅僅只有豆油的七分之一,而且量很大很大。
解決有沒有,才能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朱祁玉心滿意足的喝了杯茶,到了福建之後,他的心情極好,隨著油棕的出現,他的心情更好了。
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是他這個皇帝的護城河和城牆。
百姓過得越好,他這個皇位越是固若金湯。
陳鎰看著滿臉笑容的陛下,深思熟慮之後,才俯首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得請陛下定奪,那就是在雞籠島伐木的那些罪官家卷,陛下能不能將其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