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2/3頁)
章節報錯
陛下勤政自然是好事,但是太過於勤政,在興安看來,反而不妙的很,人都有個閾值,一直如此高強度勤政,很容易造成疲憊。
昨日在湖心閣看熱鬧,陛下看著看著,說出了那麼讓人絕望的一番話。
這種現象,在後世叫做精神內耗。
陛下已經執政近十年,那些遮奢豪客們,依舊讓陛下心寒,這種精神內耗,是需要治癒的,是在透支心力,通常可以透過滿足類似的口腹之慾來補償。
譬如美食,譬如美人。
在興安看來,陛下憂心國事思慮過重,卻得不到補償,只是陰陽失調,這不是好事。
于謙終於聽明白了興安的意思,笑著說道:“大璫多慮了,陛下沒那麼脆弱,國事多艱,陛下早就不是當初剛登極之時了。”
“大璫以為是某攔住了陛下的口腹之慾?眼下陛下要做什麼,沒人能夠攔得住,就是真武大帝從天上下來,那也不成的。”
“陛下為人君英主,只是在自制,克己奉公罷了。”
就於謙當初拐著彎兒勸諫陛下不要吃鹹魚這件事,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
彼時瓦剌南下,天下岌岌可危,陛下以郕王登基,本就人心惶惶,任何一個汙點都不能有,若是那個時候,再傳出陛下為了幾條鹹魚弄的雞飛狗跳,人心更加零落,對陛下極其不利。
可是到了景泰八年末,于謙攔著陛下吃魚這件事,就變的有些權臣欺上了。
“你們這些讀書人,道理總是恁多!”興安一時間沒法反駁,反駁就是陛下不自制,是陛下的不是,陛下不是英主,氣的興安戳著桌子說道:“於少保,你說怎麼辦!”
于謙整理著桌上的奏疏說道:“你是陛下大璫,花鳥使啊,高婕妤不得聖眷,你就再給陛下找幾個唄。”
“又不是沒找。”興安談到這裡,也顯得有些無奈。
就連於謙都支援陛下後宮多些嬪妃,可見於謙並不是元兇,軟玉溫香抱滿懷,多少能夠治癒陛下的精神內耗。
興安將一堆奏疏交給了于謙之後,思前想後,想著怎麼治好陛下的精神內耗。
“一早上就見你神色匆匆,有什麼話就說。”朱祁鈺披了件大氅,看著興安問道,他準備出門去,龍江造船廠已經全面復工,他打算去看看。
興安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陛下問,他就不能欺瞞。
朱祁鈺哈哈長笑了起來,拍著興安的臂膊說道:“大璫多慮了,朕昨日只是有感而發,你想什麼呢?”
朱祁鈺並沒有太嚴重的精神內耗,他活在當下,而不會為自己無法控制的未來而擔憂。
“收拾下,隨朕出行,不騎馬了,冉寧妃今天陪朕過去。”朱祁鈺拿起了件大氅給冉思娘披上,上了大駕玉輅向著龍江造船廠而去。
龍江造船廠、松江造船廠和漳州造船廠各有分工。
龍江造船廠主要是五百料及以下的平底漕船和遊弋在長江水面上的巡檢船,主要配給的是漕糧運輸和巡檢司巡檢。
不再下西洋後,龍江造船廠不再大規模造船,船塘被土掩埋做了耕田,大明的巡檢司逐漸形同虛設,這才發生了湖口縣私自設卡,造成了堵船的盛況。
下西洋被終止,不僅僅是西洋豐厚的海貿利益,還為了無法無天。
松江造船廠主要承擔的是三桅及以上的遠洋海船,這些船舶工序繁瑣,時間長,木料、桐油、帆布、鋼鐵等等消耗極大,只有松江府才能撐得起這樣的產業。
其龐大的產業鏈,即便是南京都無法滿足。
而福州造船廠則是以遮洋船為主,負責海漕船舶營建,這些船隻還往返於澎湖、雞籠島三新港運送木料等等,屬於近海船舶,主要在五百料到一千料。
而松江造船廠的旁邊是南衙織造局、漆桐園,配套的百行也在周圍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大明眼下的五大龍頭產業,棉紡織業、制瓷業、礦冶業、造船業、鐵器業等發展迅速,往來著無數的工匠。
“南衙的匠城也建起來了。”朱祁鈺老遠就看到了匠城的工地,雖然還在營建,但是已經有了雛形,規模遠不如松江府一縣之地,但圍三十餘里,幾乎和安南的升龍城一樣大。
冉思娘靠在朱祁鈺的肩膀,有些懶洋洋的抬起了手,指著窗外說道:“惠民藥局在那邊,還有成藥廠也圈好了地。”
“我聽聞大明有一物在海外極其暢銷,那就是鐵鍋,其中以佛山鐵鍋最為著稱,七分銀的鐵鍋在倭國、南洋等地,都是一兩銀子一口,走倭國、琉球、呂宋、帆綽二洋,倏忽數千裡,以中國平常之物相貿易,獲大贏。”
朱祁鈺倒是略有耳聞,笑著說道:“是真贏。”
“一艘船運數萬口鍋,其利十餘倍,是真的賺錢,南洋海商甚至以鐵鍋為等價物,貿易往來。”
“但是他們買鐵鍋是為了鐵,不是為了生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