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2/4頁)
章節報錯
朱祁鈺說到這裡的時候,面色有些古怪。
正中的那條大街叫什麼,當初李賓言和皇帝磨了兩次牙。
開始李賓言想叫泰安大街,因為北門,衝著京師的門,叫泰安門,朱祁鈺給否了。
後來李賓言想叫景泰大街,景泰年間修的城,叫景泰大街不是很合理嗎?
朱祁鈺又否了,直接給他定名為了大明街。
冉思娘愣愣的說道:“那豈不是比京城還要大嗎?”
朱祁鈺看著頗為雄偉的城池說道:“是的,不算京師外的民舍,青浦匠城比北衙大了四分之一,大約是君堡的七倍大小。”
匠城的位置更靠近江蘇,而不是後世中心的上海縣。
在這個地方修建如此巨大的城池,李賓言在選址的時候,是處於料敵從寬的角度。
為了防止海上敵寇,侵擾松江府。
碼頭可以丟、港口可以丟、船廠可以丟、工坊可以丟,唯有匠人不可以丟。
人在,工坊、船廠、港口、碼頭都可以再建,但是人不在了,那一切皆休。
“建這麼大個城池,一定很貴吧。”冉思娘看著那磚石城牆,南衙諸府都在上奏請求拆除城牆,因為丁口愈多,城池變得擁擠。
但是青浦匠城的城牆仍然是磚牆。
“一共不到五十萬銀幣,比北衙便宜多了。”朱祁鈺看著偌大的城池說道:“李賓言也就修了個城牆和坊牆,其他的都是工匠們自己修的。”
北衙為何建了十三年,其實多數時間都在建皇宮,而且主要成本也集中在皇宮上。
比如皇宮的地面磚石名叫金磚,是從蘇杭地區運到京師鋪設,週期長成本高,大明皇宮的一道窗欄都要三千多兩銀子。
窗欄真的值三千兩銀子嗎?
這每過一次手,都要沾一點油,自然昂貴無比。
青浦匠城則完全不用這種顧慮,充斥著一種粗獷實用的風格,城池的格調是大開大合。
車駕來到了南門的承恩門前,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李賓言、陳宗卿、雷俊泰,還有數十名大工匠。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李賓言帶頭行禮。
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免禮。”
護城河上綠廕庇城,楊柳枝在水面上打出了陣陣漣漪,飛鳥在枝丫上築巢,此時正一展歌喉,清脆的鳥鳴讓人身心愉悅。
車駕緩緩的駛入了匠城之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環形的廣場,硬化路面圍著一個七八丈高的漢白玉色雕刻的塑像,高大的石刻雕塑,壓迫感十足。
朱祁鈺額頭青筋直跳,這個李賓言!
冉思娘看著那個雕塑忍俊不禁的說道:“這雕塑的石柱上寫著真武大帝,這是真武大帝的雕塑?可怎麼看,都是陛下啊。”
雕塑栩栩如生,功底很是紮實。
這真武大帝英姿颯爽、氣勢非凡,身穿一身明光甲,胯下是一匹黑色的戰馬,前蹄高抬、揚天嘶鳴,而真武大帝的手指向了南邊,似乎在指著遼闊的海洋。
“李賓言這是指鹿為馬。”朱祁鈺略顯無奈的搖頭說道。
這是真武大帝?
這樣子、這甲冑,分明就是朱祁鈺本人平日裡騎馬的樣子,而且那腰間別著的是燧發火銃,槍套裡還插著鉤鐮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