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1/3頁)
章節報錯
“興安,上次朕提到了讓松江市舶司增加三成對黎朝的米粱進口,情況如何了?”朱祁鈺問起了另外一件事。
松江府有虹吸效應,在核心地區、中心地區、具有優勢地位的地區,能夠將周邊地區的生產資料、人才等發展要素吸引過來。
這種虹吸效應對松江府是有益的,對江蘇府和杭州府是痛苦的。
松江府的丁口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高速增加,而這種快速增加,造成了對糧食的高度需求。
雖然松江府尹陳宗卿一再表示,松江府的糧食足夠松江府的百姓三年食用,如果仍然力有未逮,還可以從蘇州府和太倉縣調運糧草應急,絕對不會發生京師之戰中,奸商哄抬糧價,米價高漲的事情。
朱祁鈺讓陳宗卿囤糧,也是擔心到大明和黎朝一旦開戰,若是戰事不順,松江府的這些不知死活的投機客們,哄抬糧價,民不聊生。
興安俯首說道:“稟報陛下,交趾、占城等地糧商聞訊欣喜若狂。”
“確保保質保量的交割進口米粱。”朱祁鈺滿意的點頭說道。
“今年石景廠、遼東廠、勝州廠、六枝廠、江淮廠和馬鞍廠,松江造船廠和龍江造船廠,這些官廠申報的奇功牌和頭功牌來了嗎?”朱祁鈺翻動了下奏疏。
這是大明眼下的八大官廠,朱祁鈺給八大官廠每年留有四枚奇功牌,五百枚頭功牌,一千枚齊力牌的名額,刺激大明生產技術的提高。
“在這裡兒。”興安翻找出了一本厚厚的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
朱祁鈺開啟看了許久,今年松江府申報的奇功牌和頭功牌佔據了半數,其中最多的是船舶相關的技藝,比如松江造船廠的船體受損後密閉門密閉改良、七股斜紋棉麻帆布、船體防治船蟲的若干方法等等。
而煤鐵廠則是以安全生產、提高效率為主,每一個申報的奇功牌和頭功牌背後,都是血的教訓。
朱祁鈺硃批了四份奏疏之後,靠在軟篾藤椅上閉目養神,等待著第一次徵安南的廷議。
寧陽侯陳懋、英國公張懋自京師趕至南衙,而且還帶來了三萬京軍,駐紮在了南京城內。
“陛下於少保他們都到了。”興安小心的提醒著陛下。
朱祁鈺睜開了眼睛,站起身來,向著南湖別苑的御書房而去。
御書房內有長桌,長桌之前,有一副巨大的堪輿圖,上面畫滿了交趾的水文地理。
“參見陛下!”
朱祁鈺剛走進御書房,群臣眾多將領,立刻俯首見禮。
文安侯于謙、寧陽侯陳懋、英國公張懋、魏國公徐承宗、番都指揮馬雲、大明水師指揮使大同伯陶瑾、四勇團營指揮使朱儀、大明水師各參將等雲集此處。
“坐。”朱祁鈺點了點頭看了一眼略顯有些稚嫩的張懋,才繼續說道:“此次召集諸位至此,為徵安南,再次郡縣安南而來。”
“於少保,你先來說說對此戰的看法。”
于謙坐直了身子,十指交叉,身體前探說道:“洪武三十一年,即建文元年,安南國宰相黎季犛殺安南國王陳晛,自稱太上皇,立子黎漢蒼為帝,請大明冊封。”
“永樂三年,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奔至大明,狀告黎季犛謀朝篡位,黎季犛請陳天平歸國為主。”
“永樂四年正月,文皇帝遣都督黃中將五千人,護送陳天平歸國。”
“僭主黎季犛在途中設伏,黃中敗,陳天平死。文皇帝聞訊盛怒,朝中非議不斷。”
“永樂四年七月,文皇帝命成國公朱能為徵夷將軍,英國公張輔,黔國公沐晟為左右副將軍,帶兵十五萬,征伐安南。”
“永樂四年十一月大軍至廣西憑祥,成國公薨逝,英國公張輔代之。”
“永樂五年正月,安遠侯柳升俘黎季犛父子,奉露布奏捷獻俘。”
于謙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第一次大明徵伐安南的背景。
黎季犛父子篡位成功,安南陳朝陳天平告狀,大明派兵護送,被黎季犛偷襲,文皇帝盛怒討伐,從進入安南算,大明平定安南只用了短短的三個月。
可謂是,所向披靡。
大明為何天下無敵?
因為在永樂年間,大明真的天下無敵。
朱祁鈺看了一圈說道:“這一次,與第一次征伐安南,有所不同,這一次是朕圖謀已久。”
“第一次征伐安南,彼時文皇帝剛剛靖難,朝中風力極盛,北虜頻頻叩邊,黎季犛偷襲大明護送陳天平軍隊,戲侮大明,惹文皇帝盛怒討伐。”
“而這一次,朕籌備了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