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3/3頁)
章節報錯
朱祁鈺看著手中的這本奏疏,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李賓、雷俊泰被浙江巡撫張嶔給告了,說兩人在松江府疑似貪腐,請陛下嚴查。
並不是大明的移民稅之事。
這件事雖然是葉衷行出面在辦,但是和李賓沒有多大關係,走的賬目也是松江府市舶司的賬。
而且朱祁鈺明晃晃的在新港觀瀾閣,為外逃的富戶們踐行,大多數人也都知道了,這移民稅是陛下在收,甚至和朝廷分賬。
這是一種稅,即便是收了八成的稅,也沒有人覺得昂貴。
連外逃的富戶都不嫌貴,誰還會嫌貴呢?
李賓和雷俊泰之所以被告,是因為松江府造船廠附近出現了一大批的船販子,這些船戶在松江府造船廠定了船之後,轉手加價賣給購船的商賈。
翻譯翻譯,就是黃牛。
在松江造船廠訂船,至少排期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而在船販子手中,則可以立刻拿到船或者等一兩個月,就拿到想要的船。
浙江巡撫張嶔覺得,這是李賓和雷俊泰兩個人養的船販子,是為了自己貪腐牟利,以權謀私。
李賓和雷俊泰上奏陳情,並非不知情,而是無奈至極,松江府已經清查了許多次,在松江市舶司已經沒有了船販子,但是這幫船販子,都是將船送至寧波市舶司交割,松江府也無能為力。
這吵了兩輪之後,這奏疏就到了朱祁鈺的面前。
“這船販子為何專門做松江造船廠的生意?松江府那麼多造船廠咧。”朱祁鈺有些奇怪的說道。
興安瞧了一眼,翻了翻手掏出了厚重的備忘錄翻動了片刻說道:“只有松江造船廠的船需要排期六個月,其他船廠都不用排這麼久,船販子都是走量的買賣,他們最識貨,知道哪裡的船好,不會壓在手裡。”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李巡撫設立的匠城,匠人們肯下力氣,這船做的又快又好,今年光是船塘就加了九塘,卻依舊不夠。”
“而且根據松江船廠志來看,同樣是三桅船,松江造船廠的設計更加合理,跑得快、還裝的多,抗風浪強,不容易沉,還耐腐耐蝕,用兩年拆板,一條船蟲都沒有,就是桐油抹的好。”
“這一艘三桅大船,就是大十幾萬銀幣的貨,越大的船,船值錢貨也值錢,商賈寧願等一等,加一加價,也不願意買破船。”
興安的這本厚重的備忘錄裡什麼都有,防止陛下問起的時候,他一問三不知。
朱祁鈺是九天之上、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即便是在松江府,其實也不清楚,商賈為了搶松江造船廠的船,都鬧到了何等地步。
興安合上了備忘錄,想了想說道:“九月初,浙江巡撫張嶔親自到了一趟松江府,想取取經,結果李巡撫卻是敝帚自珍,一問三不知,就是不肯說。”
“哦?兩個人還鬧了這麼一出。”朱祁鈺再看看手中的奏疏,張嶔彈劾李賓貪腐鉅萬是假,逼得李賓分享松江府成功經驗為真。
朱祁鈺再認真的品了品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笑著說道:“船販子這個事,怕不是浙江巡撫張嶔,給咱們的李愛卿上的眼藥啊。”
船販子倒騰船這件事,其實很好辦,而且一辦一個準。
誰定的船,船契上就是誰的名字,直接就從行政上卡死了船販子的路,現在的問題是,船販子可以到寧波市舶司去搞定船契。
張嶔不用刻意去做這件事,只需要裝不知道便是。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嘖嘖,真的是雲裡霧裡的過招啊,下敕給李賓不要再藏著掖著了。”
“他想要維持松江府的區位優勢,朕當然明白,但是也要給浙江留口飯吃不是?”
松江府的發展,誰不眼紅?
朱祁鈺都眼紅!
張嶔不是要取代松江府的位置,他想要的是匠城的發展經驗,這是好事,這是在提高大明的生產力。
李賓現在是松江巡撫,他要做的就是對松江府負責,不肯分享,維持區位優勢,倒也無可厚非。
興安將兩封書信遞給了陛下說道:“陛下,魏國公寫好了給柳溥的信,請陛下御覽。”
“還有這是英國公張懋的請戰書,願降等千戶徵交趾,以謝天恩。”
九歲繼承了英國公的張懋,現在已經十八歲了,從十五歲全優從講武堂畢業至開平衛,戍邊已經三年之久。
英國公張輔以平定安南為功勞封公,朱祁鈺並沒有因為土木堡天變之事,為難英國公府。
所以張懋要謝天恩。
&n..pppp('朕就是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