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2/4頁)
章節報錯
二十四年的時間,大明已然完全失去了東南亞,萬里海塘的國主,全都是伊瑪目(統治者)。
包括呂宋。
呂宋的特產是黃金,魏國公徐承宗不去倭國搞銀子,而是選擇去東洋挖黃金,收穫頗為豐厚。
朱祁鈺沒有在呂宋的薈萃閣逗留太久,就轉身離去了,安塞亞,呂宋伊瑪目的親弟弟一直在地上跪著,他倒是能聽懂漢話,那個尊貴的大明皇帝,似乎非常生氣。
安塞亞不敢動彈,直到所有人離去。
他那天親眼看到了海寧號和廬江號下水,也看到了海寧號和廬江號,是如何摧枯拉朽的擊敗了將近百艘的倭船。
在此之前,安塞亞和禮部官員溝通,拒不行跪禮,結果在看到了烏龜山外的海戰之後,安塞亞就直接跪了,及其標準。
大明水師正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恢復著,而且再次威震四海,指日可待。
朱祁鈺的心情很差,一言不發。
因為接下來的幾個薈萃閣,全都是大頭巾,這些大頭巾在告訴著大明皇帝,大明已經失去了整個南洋。
渤泥、滿剌加、三佛齊、大古剌、孟良等等國家,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如此。
海貿事,還是得朝廷自己來,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護航,再多的財富,只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帖木兒王國居然也在萬國薈之中。”朱祁鈺面色古怪的看著帖木兒王國薈萃閣的門頭。
帖木兒王國不靠海,是個內陸國家。
康國建立,將烏茲人、突厥人、蒙古人、瓦剌人糅雜了在一起,背靠大明,軍事實力極為強大。
奧斯曼王國攻破了嘆息之牆,國力威望激增,領土不斷外擴。
夾在中間的帖木兒王國,這日子並不好過,鴻臚寺卿馬歡也上奏,說帖木兒王國國王卜賽因遣使,請大明召回遠征軍。
若不是這次遣使,朱祁鈺差點都忘了,大明還是帖木兒王國名義上的宗主國。
在求助大明無果之後,卜賽因不得不再次南下,苦一苦印度,度過危機了。
對於中亞強國而言,遇事不決就南下,苦一苦印度,已經成了一種慣例。
朱祁鈺並沒有踏進帖木兒王國的薈萃閣,這是一種非常明顯的訊號。
大明皇帝不喜歡帖木兒王國。
因為帖木兒王國曾經兩次扣留了大明的使臣,第一次是傅安、郭驥等人,率將士1500餘人被扣留,第二次是洪武三十一年的陳文德等人。
以前是大明鞭長莫及,現在不太一樣了,大明遠征軍在撒馬爾罕,帖木兒王國的都城建立了康國。
現在康國以王復馬首是瞻,倒是越來越像是大明的遠征軍了。
朱祁鈺雖然沒有進入帖木兒薈萃閣,但還是看了下價目表。
帖木兒薈萃閣的特產是福祿三寶,潞麻、莫合煙、鶯粟花合稱為福祿三寶,享之,則福祿不斷。
松江府在計省的規劃中,設有太醫院成藥廠,自然也會對福祿三寶有需求。
朱祁鈺看著萬國城那三丈高的城牆,李賓言設立這個萬國城,的確是有獨到之處,從物理上隔絕了福祿三寶在大明的風靡。
“把價目表給朕送到別苑的御書房,今天就逛到這裡了。”朱祁鈺將價目表還給了興安,結束了萬國薈之行。
琉球、朝鮮、倭國、安南、占城、呂宋、渤泥、滿剌加、三佛齊、大古剌、孟良、古裡、忽魯謨斯等國的薈萃閣朱祁鈺都進去看過了。
在參觀萬國薈之行前,朱祁鈺的心情極好,在參觀了萬國薈之後,朱祁鈺的心情算不上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