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過,則給官榮養,子嗣不再恩封了。

“好狠!”興安震驚的看著陛下,瞠目結舌的說道。

陛下已經夠狠了,殺了一個皇帝,三個親王,這襄王殿下著實比陛下還要狠辣。

怪不得一向狠辣著稱的陛下,都要說一句好狠。

朱祁鈺看著那封奏疏說道:“我太祖高皇帝篳路藍縷開闢大明之時,秦嶺淮河以北之疆域,已經近三百年未聞王化,而燕雲之地,已經五百餘載未聞王化。”

“南北割裂之深,歷代罕有,故此,太祖高皇帝決議建藩,設藩國以為藩籬,安定江山。”

朱元璋當初建藩的原因有二,一是呆宋三百年不僅未曾收復燕雲,最後還把江南給丟了。

南北割裂嚴重,不建藩,怎麼可能是實際統治?

朱元璋在世時,就一直打算遷都,朱棣登基後也一直在籌備遷都,其目的都是消除割裂,坐穩江山。

大毛和二毛,同文同種,割裂不到三十年,就開始刀兵相向,打的你死我活。

二是宋元兩代,皆亡於臣強主弱,臣工僭越神器,導致國不將國,宋皇元帝都得不到宗藩屏障,元朝宗親反覆上演著背刺與反背刺的戲碼,皇帝做事自然捉襟見肘。

至於朱元璋有沒有讓自己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享受天下供養的想法,朱祁鈺以為,應當也是有的。

但是應該不算是主要原因。

朱元璋和馬皇后是真夫妻,馬皇后病逝後,朱元璋再未立過皇后。

朱元璋和朱標是真父子,朱元璋對朱標的信任,是父親對孩子的愛護。

朱標死後,朱元璋還把皇位交給了朱標的兒子,而不是從自己的嫡子之中另外選一個。

至於其他皇嗣,在朱元璋的眼裡,不過就是工具人罷了。

朱祁鈺的手指不停的敲擊著桌子說道:“如果皇叔的想法真的落實之後,我大明的宗室和皇帝的關係越近,則爵位越高,和皇帝的關係越遠,則爵位越低,出了五服之後,不再恩襲。”

“而我大明宗室將會涇渭分明的分為兩股,一股為勞碌宗親,一股為閒散宗親。”

“考過了得爵,為勞碌命。考不過任官,為閒散命。”

興安認真的看完了奏疏說道:“臣去請於少保。”

這等大事,興安作為內相,自然要請外相一起商議。

于謙很快就來到了御書房,看完了襄王殿下的奏疏之後,由衷的說道:“襄王殿下無愧於至德親王,真是好狠的心啊。”

按照襄王設立的降襲制,他的兒子只有一個可以承襲,而且還只是郡王,剩下兩個兒子都要考封,若是考不過就是閒散命了,襄王的孫子輩兒,將會變成庶民。

“於少保以為皇叔此策如何?”朱祁鈺頗為嚴肅的問道。

宗親事涉國家上層建築的穩定,自然是大事中的大事。

于謙沉默了許久,思考了許久,問道:“太祖高皇帝想要讓天下宗室為陛下藩籬,時至今日,陛下以為,天下宗室可還能為陛下藩籬邪?”

朱祁鈺立刻說道:“怎麼不能?於少保看襄王殿下。”

“朕南下時候,他在京師監國,把自己放在火架上烤,朕回去了,他去了貴州,安定雲貴川黔,差點連命都丟了!後來又親自去了和林,威脅恐嚇阿剌知院。”

“現在仍在監國位上,這不是為朕之藩籬嗎?”

于謙滿是笑意的說道:“也就襄王殿下一個了,襄王殿下在大寧衛安定韃靼,陛下要南巡,不也是把鄭王殿下拉出來了嗎?”

“鄭王殿下不堪大任,糊里糊塗的,若非府上長史周瑛護其周全,京師龍潭虎穴,鄭王殿下怕是撐不了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