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2/4頁)
章節報錯
劉基劉伯溫、于謙於少保他們提出的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本身就是一種公德的力量,團結的力量。
用這種團結的力量做刀,在分蛋糕的時候,狠狠的切下一塊來,就是于謙今日勸諫的主題。
于謙不止一次的闡述過他的這種觀點。
大明曾經擁有過這種力量,而後大明拋棄了。
皇帝本身,應該致力於階級固化,因為只要階級永久固化,他的皇位就千秋永固。
沒人造反的世界,對於皇帝而言,大約就是最好的世界。
所以,朝臣們罵大明當今天子朱祁鈺是個亡國之君,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朱祁鈺敲著桌子,忽然問道:“農莊法這是第九年了吧?”
他的魚竿都被魚給拖走了,但是他毫不在意。
于謙俯首說道:“回陛下,的確是第九年了,那些六七歲的孩子,現在都長大了,不能說識字,但是自己的名字還是會寫的。”
“農莊法也僅僅是吃飽而已,還是撐不起來讀書識字。”
于謙的意思,朱祁鈺聽懂了。
小農經濟蛻變,要從農民的蛻變開始,而農民蛻變的開始,就是從教育入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是需要錢的,即便是窮文富武,讀書也是需要筆墨紙硯,需要束脩、需要書籍,需要人力物力。
而農莊,現在太窮了。
農莊法只要能夠堅持二十年,不敗壞,于謙就相信,大明會真的江山永固,日月山河永在。
國家之制這塊,于謙真的很懂。
于謙也很慶幸,陛下也很懂,大明皇帝聽得懂他在說什麼。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做出了決定說道:“農莊法在南方各省推行,朕準了。”
“農莊法行鈔法之事,朕也準了。”
“但是農莊法鈔法最大面值不得超過十枚景泰通寶,也就是二斤白糧。”
小額鈔是防止鈔法敗壞的好辦法。
面額太小了,小到做假鈔會賠本的地步。
大明寶鈔局是依託於大規模印鈔降低成本,才能夠勉強做到不賠的地步。
讓農莊法形成合力可以,但是過度朘剝不行。
小農經濟蛻變的核心是農民,過度朘剝農民,農莊窮的叮噹響,那還談什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農民得不到蛻變,還談什麼小農經濟蛻變?
費亦應嘴角抽動了下,心中默默為勢要豪右默哀,這場還沒開始的博弈,陛下一開始就拉了偏架,他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于謙上下打量著費亦應,頗為認真的說道:“陛下,南巡之事,讓費亦應跟著臣做個司務,在臣身邊查漏補缺?”
“臣不瞭解勢要豪右,但是費學士知之甚詳。”
司務是正經的從九品官階。
費亦應剛考完了進士,按照規矩至少應該在翰林院擔任文選郎學習政務,仍然不算踏入了仕途。
雖然只是從九品的司務,但也是正式踏入了官場。
而且還是做於少保的司務。
朱祁鈺看向了費亦應問道:“費學士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