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2/4頁)
章節報錯
“楊翰聞訊開始徹查此事,最後終於把事情查清楚,查抄了他們的工坊,才算了結這樁公案。”
朱祁鈺拿著那疊票證有些奇怪的問道:“孫炳福朕知道,當年躺在寶源局的衙門裡,一個爐頭都沒有,喝茶逗鳥,好不快活,還有點胖。”
“他是怎麼把這假票證認出來的?”
徐承宗瞪著眼說道:“他掂量了下,假票證即便是能夠以假亂真,孫炳福手一掂量,發現假的略微重了些。”
“嗯?重嗎?”朱祁鈺發出了一個疑問,他的確沒感覺到這一疊有什麼分量差距。
如果說一張,那就更不能辨別了。
孫炳福當年就是靠著這一手掂量重量的絕活,在臨時查崗的朱祁鈺手中,謀得了差事,而且辦得極好。
朱祁鈺笑了笑,孫炳福的才能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一開始就有的,但是在正統年間,孫炳福只能躲在樹蔭下,逗鳥睡懶覺。
他從一開始就察覺出了在奉天殿的傢伙,個個都是老油條,個個都不簡單,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親自下場跟朝臣們狗鬥,而是選擇搭建一個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舞臺,遴選有志之士,在舞臺上綻放屬於他的光彩。
顯而易見,朱祁鈺這搭臺子唱戲,搭出的臺子效果非常好。
徐承宗將這個案件從頭到尾的講述了一遍。
這個陳家莊的團伙,一共只有七個人組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紙匠、漆匠、油墨匠、畫師、雕版師、舟師等。
這個團伙並不做寶源局的買賣,打一開始這個團伙瞄準的就是倭國市場。
倭國行鈔法,流通大明寶鈔,倭國的商舶和貢舶到了大明只能得到大明寶鈔,得不到景泰通寶和御製銀幣。
這個團伙中的舟師曾經去過倭國,他們認為有利可圖,便開始製作這種只流通在倭國的寶鈔,因為製作精良,獲利頗豐。
這人有了錢,就膽子大,這寶源局擠兌亂象一出,這些人就生出了些按鬧分配的想法。
寶源局那段時間忙得焦頭爛額,他們一張票證也不多,也就千枚銀幣,若是寶源局秉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承兌了這些假票證,開了這個口子,他們就可以兜售假票證了。
這個團伙,本來打算做完這最後一票,就收手前往雞籠島、琉球、安國、交趾等地生活。
寶源局的擠兌一共持續了三次,寶源局的銀幣堆積如山,就是為了應對擠兌浪潮,寶源局巋然不動,這些擠兌的人,又拉著牛車,把銀幣拉回來寶源局存錢去了,只不過需要重新計息罷了。
朱祁鈺聽完了整件事,笑著說道:“他們也是知道這票證,儲戶一份、計省一份、寶源局留底一份,所以打算鬧一鬧,看能不能佔便宜。”
“若是有一個人手眼通天,能打通寶源局諸多環節,這假票據未嘗不會變成真的啊。”
徐承宗冷汗直流,整個南衙,能談得上手眼通天的大約只有他魏國公有這個資格!
畢竟魏國公府當年建的煙雨樓,能看到南京皇宮之內!
這也是徐承宗親自把假票證送到徐州行宮的主要原因。
等陛下知道了心裡起了猜忌,還不如自己送上門來,以證忠心,任由陛下發落。
朱祁鈺並沒有為難徐承宗的打算,徐承宗也打不通這裡面的環節。
計省這塊,就連朱祁鈺這個皇帝,都不好說能打通關節。
金濂、沈翼兩任戶部尚書,都跟討債鬼一樣,在他身後討債。
戶部郎中王祜和內帑太監林繡,每次吵架恨不得打起來!
朱祁鈺不由得想到了後世超級美鈔的事件。
美利堅的美鈔出自私人銀行,美聯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