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3/4頁)
章節報錯
裴綸的確不擅長站隊,甚至無法接受城頭王旗變幻。
裴綸趕忙行禮,俯首說道:“少保謬讚,在下不甚惶恐。”
于謙可以叫他字,但是他這趟來不是私事,是公事。
“我這次來拜訪於少保,是想讓於少保勸說陛下,入濟南府駐蹕。”裴綸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
山東需要大明皇帝駐蹕,即便是沒有政策上的傾斜,至少也不應該落後。
比如這次的以工代賑,山東因為經濟穩定,就排到了最後。
面對冬序,山東的壓力也很大。
陛下不肯駐蹕,京師的那些京官們,可是很會見人下菜碟,山東不得聖眷,到時候,山東不見得能撐下去。
于謙看著裴綸為民請命的模樣,嘆息的說道:“陛下心裡擰的疙瘩,是我這等臣子能夠解開的?”
“不論當年鐵鉉千斤閘之事,李賓言巡撫山東,差點死在兗州府,陛下這個心結想要解開,恐怕不易。”
裴綸滿臉的急切,甚至急的額頭都冒出了冷汗,他想了想說道:“還請於少保教我!”
“我倒是有個法子,不知道好不好用。”于謙低聲說了幾句。
裴綸大喜過望,連連點頭,出了館驛之後,裴綸不得不感慨,於少保果然是陛下的肱骨之臣。
如何避免皇帝跟臣子賭氣鑽牛角尖,是于謙對國家之制的主要課題之一,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勸諫,勸仁恕之道,想要陛下寬恕,那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陛下在山東地面行走,對山東的方方面面非常滿意。
尤其是沒有了孔府的山東,完全是一個不一樣的山東。
當初兗州、濟南府等山東舉子罷考,可是把大明上下嚇了一跳,雖然在尹旻等山東出身的官員多方努力之下,沒有釀成嚴重後果,但是足以說明衍聖公府在山東士林中的超然地位。
沒有了孔府的山東,並沒有文脈斷絕,也沒有聖人不出,天下不寧。
反而是變得更好了!
尤其是士林風氣變化。
比如山東提學官帶領山東士林編纂了一套新的二十四孝,在這新二十四孝之中,挑選了二十四位孝子事蹟,相比較舊二十四孝的神話色彩,新二十四孝是真實故事,更接地氣,可謂是:孝出了心意,也孝出了誠意。
比如山東布政司對曲阜孔府的千年老宅,進行了一番修整,供遊人觀光攬勝,將孔府、衍聖公這個神話ip,和傳國玉璽、泰山封禪一樣,徹底去掉了神聖性。
這些變化是讓朱祁鈺欣喜的,這些年山東一直沒什麼動靜,朱祁鈺還打算親自看一看,若是有必要,就邸報發文,發動一場搗毀孔家店行動。
大明的天只有一片,這孔家店還想凌駕在皇帝的頭上,豈能饒恕?
但是帝制之下,這些讀書人的抵抗意志,實在是超出了他預料的…弱。
他還沒開始發動鬥爭,這些讀書人就學會了滑跪。
“陛下,裴綸找臣是為了請陛下駐蹕之事,準備倒是很充分的,陛下要去看看嗎?”于謙找到了陛下,稟報了裴綸的事兒。
朱祁鈺放下了京中來的奏疏,搖頭說道:“哦?準備聯合倭寇,給朕一個大驚喜?”
“看陛下說的,裴綸要有那個膽子,當初就刺殺楊士奇,毒殺王振了。”于謙愕然。
他知道陛下心中有心結,萬萬沒料到,陛下心中心結這麼重。
陛下這一句話,可謂是誅心至極,若是傳到外面,裴綸不死都對不起朱祁鈺的金口玉言。
當然,朱祁鈺既然敢說,就知道興安和于謙不會傳出去,這個把握他還是有的。
朱祁鈺就是擺在明面上,嫌棄就是嫌棄。
“量他沒這個膽子。”朱祁鈺依舊是不大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