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未來五年需要吸儲近億白銀,考慮到料敵從寬、大明銀根比例等等,寶源局至少要吸儲超過一億兩白銀,才能滿足陛下的饕餮般的胃口。

興安確切的知道,陛下的所作所為,和隋煬帝楊廣徵調兩百餘萬民夫修大運河是有本質上的區別,這個區別就在於,陛下所為,會付勞動報酬,而且待遇極佳。

而且在冬序之下,以工代賑迫在眉睫。

“陛下,朝陽門外的柳七現在無業了。”興安提起了一個人名,柳七。

柳七第一次帶著孩子在米鋪門前和陛下偶遇,柳七誤以為陛下是個買孩子的達官顯貴。

這在大明京師並不罕見,雖然養濟院又很多乞兒,但是大多數都有五弊三缺,健全點的孩子,都是排著隊領養。

而後陛下南下時,在南京城內,再次偶遇了柳七,柳七是領了工部的差,押解大量的景泰通寶下南衙平抑物價,兌換舊錢。

陛下凱旋之時,柳七也在朝陽門外朝聖,才知道了那人是陛下,後來陛下還專門和柳七在朝陽門外喝了壺茶,柳七的第一個孩子死了,不過柳七買了條平底漕船,還準備新娶個妻。

這幾年,柳七的漕船效益還不錯,但是隨著凜冬將至,柳七的漕船停一天就損失一天,停靠在碼頭需要付錢,要給漕幫交份子錢,還要給漕船的工匠們勞動報酬,柳七這又把駁船給賣了。

興安為何要提這麼一嘴?

因為在他看來,立刻調低勞動報酬的最低標準、利柄干涉大明財經事務二選一,火燒眉毛,必須要做了。

連柳七這種有一定的勞動資料的上農百姓都已經迫於生計賣掉了勞動資料,再不動手,大明的財經事務再挺一段時間,怕是要全面崩盤了。

到那時,各地民亂四起,大明立刻變得風雨飄搖。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

三寸,指的是心臟,因為一個成年人的心臟,大約就是在長寬高三寸左右。

一日無常,多指死去。

人活著的時候,千般計較,萬般籌量,耗費無數心力,做人做事,一旦有一天出了意外,那便是萬事皆休。

人如此,國亦如此,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朱祁鈺點了點頭,大明自從景泰七年十月份確切的知道了大明冬序已至,並且在鹽鐵會議上專門討論之後,一直在做以工代賑的準備,第一期的投資已經開始,傳詔四方,設立水泥官廠已經開始啟動了。

“這次的春闈什麼時候放榜?”朱祁鈺已經硃批了前三甲、進士出身第二甲、同進士出身第三甲,共計三百五十名進士名單,這幾天就應該放榜了才是。

興安俯首說道:“明日放榜。”

景泰八年春二月二十三日,晨鐘敲響,大明京師在晨曦朝陽之中甦醒了過來,無數的百姓從坊間魚貫而出,紛紛湧向了東華門外。

夜色漸淡。

禮部昨夜燈火不休,已經將名單最後核准,並且寫好了黃榜,只待晨鐘敲響之時,就將黃榜張貼。

榜頭豎粘黃紙四張,濃墨重筆的寫著及第考生的名單。

禮闈新榜動京師,九陌人人走馬看。

人潮湧動,觀者如堵,不光是舉人們前來觀榜,湊熱鬧的也多,榜下抓婿的也不在少數。

景泰五年,國子監的學子們從東面踏破了東華門外張榜的圍設的棘籬牆,差點把貼榜文的牆也給推倒了。

今次放榜,這榜牆之外,圍了一圈半人高的圍牆,水泥築,絕對不會再被踏破了。

在東華門外、護城河側,有一樓,名曰唱經樓,又名狀元樓,有正殿、春秋樓,通廊溝通,佈局整體呈“工”字形。

唱經樓頂部為十字歇山頂,座上週圍為浮雕游龍牡丹紋孔雀藍琉璃欄板,在春日暖陽下光彩奪目。

許多考生聚集在唱經樓下,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樓上書吏唱名,說到底還是有些僥倖心理,怕自己在東華門外漏看了。

有一書吏,上二樓,抑揚頓挫的不斷唱名,唱到誰的名,就會有一人登樓去,往往這個時候,所有的學子們,都以一種豔羨的目光看著上樓之人。

上樓之人,即為中榜及第之人。

即便是第三甲的同進士出身,那也是萬萬學子之中的人中龍鳳。

而上樓之後,舉人勘合身份之後,來到長桌之前,用金色染料書寫喜帖,這份喜帖會送往家鄉,由提學官領受遣人送回家中,光耀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