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復談判,已經七十三歲的陳循得虧是沒有什麼基礎病,否則早就被氣死了。

“哼!”陳循再次甩著袖子,大怒離開。

伯顏看著大明使者離去,才開口說道:“王諮政啊,要鈔關減免,還要貢市,這也就算了,還要助軍旅之費,是不是太過分了些?”

太貪心!

大明已經派出使者,正式確定康國的法理地位,並且將康國納入了大明的朝貢國,甚至還簽訂了貿易協定。

陳循出使康國,這是一個態度,表明了大明就是康國的靠山。

無論是奧斯曼王國還是帖木兒王國,亦或者其他諸多小國,諸多部落,在作妖的時候,都要掂量下,康國背後的靠山!

這個靠山到底能不能靠得住,誰都不知道,所以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思考下大明的態度。

這就是靠山的意義,有就可以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過分嗎?一點都不。”王復放下了茶盞頗為嚴肅的說道:“如果這都無法答應,我們就和也密力火者達成協定,掣肘大明西進的步步蠶食。”

“我們是大明遠征軍,要點軍旅之費怎麼了?按理來說,軍餉、糧草、軍備應該全都要!我單要點軍餉而已。”

伯顏帖木兒汗顏,這大明的書生果然上嘴皮下嘴皮一碰,全是道理,說的他無言以對。

明明是敗犬西進,硬生生的說的如此的冠冕堂皇,有理有據。

輪臺城對康國而言,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為康國鞭長莫及。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就是輪臺現在對康國的意義。

拿著雞肋要挾大明,這王諮政也是膽大包天。

王復頗為嚴肅的說道:“若是沒有貢市,咱們康國何來長治久安?我們有寶石、犀角、象牙、羊牛馬牲畜等物,但是鹽鐵銅油香料等物奇缺。”

“若是無法簽訂盟約,百姓如何生育繁息?牛羊如何被野漫山?”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吾之期許。”

伯顏帖木兒忍不住打量這王復,現在這個康國實際上的王,實在是太為康國著想了。

“那大明要是不答應呢?”伯顏帖木兒有些忐忑的問道。

如果大明不答應條件,陳循大怒離開撒馬爾罕,這剛剛安穩下來的康國,豈不是又要風雨飄搖?

王復搖頭說道:“大明不虧,他們會答應的,此事不急。”

“如此苛刻的條件,大明會答應嗎?”阿史那合霍有些驚駭的問道,大明剛強,如此要挾,大明的顏面何在?

王復想了想還是解釋道:“大明得到的更多。”

“輪臺城對我康國而言實乃雞肋,但是對大明而言,卻是勢在必得。”

“一旦輪臺城納入大明麾下,也密力火者那幾萬人,就會變成甕中之鱉,被大明一口一口蠶食,大明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建立西域行都司。”

“大明失去是銀兩和絹帛,也密力火者可是失去了所有進退騰挪的空間,要麼全面倒向大明,要麼立刻起兵謀反,攻打嘉峪關。”

“嘉峪關百里雄關,也密力火者是打不下來的。”

“所以也密力火者死路一條。”

輪臺城到了大明手中,也密力火者就被逼入了牆角之中,大明建立西域行都司的野望將不再是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