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者,達者格物致知,可通六合,次之者亦可有利於民生,經世濟用,非無用之學也。”

“儒學可為之體,格物可為之用,有識之士,二者不可以或缺。”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

李賓言吹乾了進表稿,希望遠在京師的陛下能夠看明白他寫的到底是什麼。

在這份進表稿之中,李賓言將工匠、匠官們從奇淫巧技的下九流,升格為了格物者和儒生相提並論。

在格物致知的定義上進一步確定了即物窮理,觀察客觀事物,總結客觀規律,並且將其梳理成形式化、系統化、可檢驗、可復現的成體系的知識,才是格物致知的本身。

李賓言看著自己的進表稿就是一陣的傻樂,隨後小心的封好,交給了驛館館驛,送往京師。

《坤輿格致》共計十六冊,其中廣為刊行的有十二卷,給工匠學院特別使用的有四卷,不是給知識設限,而是本身後四卷也就工匠能用得到。

常有德為首的匠官所作《坤輿格致》和李賓言寫的進表稿送入京師用了僅僅十天,大明的官道驛路路面硬化和水路疏浚,把應天府和順天府的送驛時間縮短了五天。

而朱祁鈺收到這封奏疏的時候,並沒有在講武堂,而是在欽天監的十大曆局。

欽天監監正許敦,在見識到了上一任欽天監監正彭德清死了兩邊之後,從來不敢違抗聖命。

上一任的欽天監正彭德清,為王振朋黨,時常散播一些奇奇怪怪的卜噬之說,在北鎮撫司的天牢之中,驚嚇而亡,但是陛下硃批的斬首棄市的敕諭已經到了錦衣衛,忠誠的錦衣衛把死掉的彭德清又斬了一遍。

在此之後,許敦再也沒有說過一句天有異象,就連朱祁鈺親征南下平叛的時候,有大星墜地,流星劃過蒼穹,照亮了整個京師,許敦也只敢說吉兆。

谷宋

許敦,是個懂事的人。

許敦的這種做法,搞得朝臣們頗為不滿,天人感應那一套,別說忽悠陛下了,連欽天監都不配合,怎麼忽悠?

欽天監下轄的十大曆局,在國子監和貢院的對面,欽天監的院子裡立著一座墨翟的塑像,國子監的學子對這尊墨翟雕像極為不滿,又無可奈何。

而今天,朱祁鈺來到欽天監,他是來送雕像的!

第一歷局,就是曆法局,一共五個雕像。

最先被立起來的,分別為戰國時期齊國的甘德和魏國的石申。

石申著《天文》記錄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並且記錄了木星的衛星,甘德著《星佔》,記錄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執行和規律,並且發現了火逆、水逆、金逆等天文現象。

《天文》和《星佔》合稱《甘石星經》,乃是中國第一部天文著作,記錄了世界上第一份恆星表。

歷院的第三像為張衡,就是發明了地動儀的張衡,發明了各種天文儀器的張衡,在歷院立像,實至名歸。

第四像祖沖之,祖沖之在數學上首次將圓周率π精算到小數第七位,但是在成就上,祖沖之更是個天文學家,大明曆可是用了四百多年才被廢置。

第五像是郭守敬,這位是天文歷院的神仙人物,經天緯地、天文儀器、四海觀測和直到景泰七年,仍在使用的《授時歷》,這位仰望星空的神仙,在出仕的那些年,乾的最多的是治水。

第二歷局是水歷局,第一像是大禹,大禹治水乃是至德之功。

第二、三像是川主李冰父子,李冰父子治理都江堰的功績,是中原王朝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父子二人也是宋仁宗欽定的二郎神。

第四像是酈道元,四十卷水經注,片語隻字,妙絕古今,第五像則是裴秀,《禹貢地域圖》的作者,輿圖之學的開山鼻祖。

朱祁鈺給十大曆局,鑄造了整整五十個塑像,目的就是開山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