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2/4頁)
章節報錯
景泰三年七月份,朱祁鈺也沒多管他們,直接南下平叛了,襄王朱瞻墡一直以冊封朝國王需要陛下親印,一直不給審批。
大明拿出來了拖字訣。
“《藩國儀注》中並無三拜五叩之禮。”姜孟卿趕忙回答道。
胡濙深吸了口氣說道:“哪一年的《藩國儀注》?”
“洪武三年。”姜孟卿趕忙回答道。
胡濙平靜的問道:“洪武三年《藩國儀注》到洪武十四年已經修改了一次,到了永樂年再改,已改禮度,當依時制。”
跟胡濙掰扯禮法之事?
副使金何顯然有點扛不住,這顯然忽悠不了胡濙,因為永樂年間的《藩國儀注》就是人家胡濙寫的…
金何趕忙俯首說道:“陛下,洪武十四年以後的《藩國儀注》散迭了。”
朝鮮這條所謂的忠犬,到底想幹什麼?
洪武十四年以後的《藩國儀注》真的沒了嗎?
答案顯然不是。
自正統十四年土木堡天變之後,朝鮮以為中國空虛,就開始作妖了而已。
以洪武十四年以後的《藩國儀注》沒了為由,拒不跪拜禮,而是以鞠躬禮代替。
朱祁鈺笑著說道:“胡尚書,賜下新的景泰年間《藩國儀注》,等到王世子研究明白了,到津口接受冊封。”
“就不勞陳鈍跑一趟了,陳鈍年事已高,舟車勞頓,也是辛苦。”
不跪不拜,欺負他朱祁鈺是個庶孽僭主,覺得大明沒了大軍好欺負?
朱祁鈺至今沒下冊封,也一直沒有接見朝方使臣,就等著今天大閱。
胡濙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仁愛。”
陳鈍歲數大了,六十六歲了,這個年紀在泛舟出海,或者行山道到朝鮮,去一趟已經很累了。
這陳鈍一行使者,剛回到津口,朱祁鈺體恤朝臣辛苦,在津口冊封,這不是仁愛是什麼!
誰能說陛下暴戾?
姜孟卿面色驚懼,到津口接受冊封?這是什麼時候的規矩?!
金何震怒,他站出來大聲說道:“陛下,自洪武年間就沒有這種規矩。”
朱祁鈺不動聲色,拿過了食盒裡放著茶杯,喝了一口,平淡的說道:“打今兒起,就有這個規矩了!”
“朕立的!”
姜孟卿和金何臉色數變,陰晴不定。
胡濙老神在在的問道:“正副使臣,爾等若是不接這《藩國儀注》,也不是不行啊,回去之後,就自己稱王。”
“只要膽子大,稱帝也行啊!”
上一個稱帝的還是北元末代皇帝天元帝,被藍玉給幹碎的那個北元朝廷。
現在他們都自稱元裔了。
朝鮮敢稱帝,朱祁鈺就敢打的他們自稱鮮裔。
因為朝鮮足夠恭順,大明一直沒啥討伐的理由罷了,從洪武年間起,朱元璋、朱棣都對倭國虎視眈眈。
朝鮮是前往倭國的跳板。
胡濙的意思很明確,今天這《藩國儀注》他們接可以,不接也可以。
大明方面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