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反對拆分的風聲很大啊。”
李賢為何被刺殺,就是因為有人想表示他們反對拆分南直隸的決心。
北衙都有半數官人朝天闕了,南衙的風力自然小不了,最近李賢已經感覺到了這種風力,士林倒還算好,因為他們有科舉這個大旗壓著。
士林風力成於科舉,但是現在被陛下拿著做壓他們的工具。
比如山東的舉子罷考,陛下直接將數百名舉人褫奪功名,這一下子就讓士林老實了許多。
即便是在南京,士林雖然有風力,但是也在見風使舵。
畢竟景泰四年要鄉試,景泰五年要會試、殿試,這些他們就擺在他們的面前。
但是勢要商賈現在的風力越來越大了,這些人的合力,很容易帶動著牆頭草倒向反對拆分的那一側。
李賢十分認真的說道:“我們要打散他們的合力。”
“玉娘,你先出去吧。”李賢看了玉娘一眼,其實剛才她就該出去了,但是玉娘一直擔心李賢的傷勢,哪裡還記得這些規矩?
李賢提醒,玉娘才滿是擔心的離開了偏廳。
她的官人,算不得大丈夫,但是算得上是個丈夫了。
李賢坐直了身子說道:“首先,兩淮鹽商和兩浙浙商,還有徽商,他們現在最關切什麼?關切商舶勘合符。”
商舶的勘合是大明合法商貿的憑證,如果沒有勘合,那無論是從大明進貨,還是在大明散貨,都極為不方便。
海貿那麼大的利,被人中間咬一口,那滋味可不好受。
大明的市舶司是一個很嚴謹的部門,發端與唐朝,盛行於宋元,到了大明幾乎所有的雷都踩過了,所以商舶的勘合符是一個很重要的憑證。
徐承宗眼神一亮,點頭說道:“著呀,我們可以用勘合符逼他們就範!我來組織他們,再反對,不給符,商舶變私船,等著被大明水師的戰座艦給擊沉吧!”
李賢搖頭說道:“不不不,這麼做只會讓他們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抗拒陛下的意志。”
“這勘合符,就是最好的鬥蛐蛐的草葉子。”
“我們一點一點的往外放勘合符,讓他們鬥起來!我們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撕扯,不形成合力,自然要打破他們的那種默契。”
“據我所知,兩淮商舶有違制三桅商舶一百餘艘,兩浙違制三桅舶有三百餘艘,而徽商手中有七十餘艘。”
“我們一次放三百份勘合符,一年期,明年重新放。”
“為了這勘合符,他們能打破頭了。天下利來利往,這勘合符,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李賢看著有些不明白的兩個人,笑著解釋道:“南洋東北風,八月份結束,三桅大船不是二桅,他們還要想做買賣,八月份之前必須拿到勘合符,否則就進不了港了。”
袁彬稍微思忖了下說道:“為什麼是三百份?”
李賢想了想說道:“因為一共有五百餘艘三桅舶,我們放出去三百份,大約是七成,誰都喂不飽,但是誰都不餓著。”
“鬥蛐蛐都是喂到七成飽,你喂得多了,鬥蟋就不動彈了,你喂得少了,鬥蟋就無力,會鬥敗,所以喂到七成飽,最是悍勇。”
“陛下走的時候,也說了,三桅舶的唯一勘合市舶地,就是松江府市舶司,李賓言在那邊,這件事和李巡撫稍微溝通一下,並不難。”
徐承宗眨了眨眼,問道:“敢問閣下何方高人?”
李賢當然知道徐承宗在問什麼,他笑著說道:“鄙人宣德七年進士,自然懂一點秋興之術。”
徐承宗感慨萬千的說道:“這是一點嗎?論招數,還是你們讀書人的歪點子多啊!鬥個蛐蛐都能用過國政上。”
李賢繼續說道:“我們現在手裡還有銀幣、景泰通寶,現在的局勢和陛下在時的局勢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