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1/4頁)
章節報錯
于謙覺得陛下的政令是有矛盾的,比如:陛下知道藩王無職無權,在地方只能危害天子的威信,所以收回到京師來。
這個主意之下,襄王如此特殊,讓他回襄陽府住在那襄王府內,不就行了?
等到襄王宴去,把他的兒子拉回京師便是。
但是,陛下卻讓襄王去重慶府,和黔國公一直整飭土蠻,襄王做得好,是立功,那就變的危險。
襄王做得差,那是有辱皇命,那是要掉腦袋的。
關鍵是襄王真的處理好了,雲貴川黔的安土牧民之事,陛下拿襄王怎麼辦?
功勞有,而且很大,再加上聖德,襄王如何自處呢?
但是于謙只能說陛下這個主意好。
襄王在京這八個月的時間裡,除了財經事務,其餘諸事處理的井井有條,是個很有才能的人,那麼到了重慶府,對於雲貴川黔等地的安土牧民,有積極作用。
而且襄王是嫡皇叔,也代表了大明對治理雲貴川黔地區的決心。
就是得委屈下襄王了。
這胖皇叔八個月瘦了二十多斤,到了重慶府整日忙忙碌碌,估計得再瘦二十多斤。
“臣以為善。”于謙可不顧襄王什麼感受,襄王真的去了重慶府,對大明治理雲貴川黔是有益處的,而沒有壞處,這就夠了。
胡濙想了想說道:“臣以為善。”
胡濙也沒有必要反對,就讓襄王去便是了。
雲貴川黔之事,有個大明嫡親王在,一些事也便於處理。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這麼定了。”
“朕最近有些憂慮。”朱祁鈺認真的說道:“胡尚書還得朕提起的競奢之風嗎?”
胡濙稍微回想了下俯首說道:“陛下是在見過朝陽門外苦做勞力柳七之後,才有感而發。”
景泰二年殿試之時,陛下在奉天殿殿試之前,在輅車上,和胡濙談到過柳七之事,而後胡濙以太祖高皇帝,就曾經倡導去甚、去奢、去泰,為陛下找到了禮法上的支援。
雖然胡濙老了,可是記憶力並沒有衰弱。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朕在南京見聞,此風更甚北衙。”
“比如有男子,明明七尺大丈夫,卻甘心為勢要走狗、商賈家人,為虎作倀,南衙的店塌房生意,簡直是觸目驚心。”
“比如有女子,豔羨紙醉金迷,主動投身樂戶,神樂仙都,在賤籍娼妓十之一二,私窠無數。是所謂孃兒愛俏,老鴇愛鈔,此何故也?”
大明的私娼一般是指那些不隸屬於官府、家居而賣姦之人,稱為土妓,俗稱“私窠子”。
窠子是雞雉所的俗稱,為何要加私呢,就是官妓還要出科,但是窠子裡則完全不用。
孃兒愛俏,就是這些俏麗的小娘子為何要做土妓,一是為了梳妝打扮的漂漂亮亮,也是為了賺錢,那老鴇則完全是為了賺錢。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禮崩樂壞啊。”朱祁鈺嘆息的說道。
胡濙猶豫了下,低聲說道:“陛下啊,這問題解決不了的。”
“南衙有勾欄,北衙有斜狹。”
“富家郎進來,可以如膠似漆;窮姐夫進來,財散人離。有錢時,終日就是夫妻;手內消乏,夫妻二字休要提起。”
“自古以來不是皆是如此嗎?”